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导论 | 第7-10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7-8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1.2.国内外情感教学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1 国外情感教学的历史发展 | 第8页 |
1.2.2 国内情感教学的历史发展 | 第8-9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2. 高中思想政治情感教学法概述 | 第10-17页 |
2.1 情感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情感教学法 | 第10-11页 |
2.1.1 情感 | 第10页 |
2.1.2 情感教学 | 第10-11页 |
2.1.3 高中思想政治情感教学法 | 第11页 |
2.2 情感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2.2.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11页 |
2.2.2 教育学的情感教育理论 | 第11-12页 |
2.2.3 心理学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12页 |
2.2.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2-13页 |
2.3 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运用情感教学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第13-17页 |
2.3.1 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运用情感教学法的必要性 | 第13-15页 |
2.3.2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运用情感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 第15-17页 |
3. 高中思想政治运用情感教学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7-21页 |
3.1 高中思想政治运用情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3.1.1 重理论知识传授,轻情感体验交流 | 第17页 |
3.1.2 教学方式简单机械,较少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 第17页 |
3.1.3 教育内容忽视学生真实情感需求 | 第17-18页 |
3.1.4 教学评价注重分数,综合评价难以体现 | 第18页 |
3.2 制约情感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效实施的原因分析 | 第18-21页 |
3.2.1 高中生的情感特点加大了情感教育的实施难度 | 第18-19页 |
3.2.2 学校管理者的认识不足,是影响情感教学法有效实施的重要因 | 第19页 |
3.2.3 应试教育环境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得不到落实 | 第19-21页 |
4. 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运用情感教学法的方法建议 | 第21-25页 |
4.1 抓住情感教育的基本理念 | 第21页 |
4.1.1 回归生活、感受生活情感因素 | 第21页 |
4.1.2 感受生活意义,把握正确价值导向 | 第21页 |
4.2 找准思想政治课对高中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切入点 | 第21-22页 |
4.2.1 抓准高中生的原始情感 | 第21-22页 |
4.2.2 备课时要精读教材内容,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 | 第22页 |
4.2.3 重视高中生的负面情感 | 第22页 |
4.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运用情感教学法的具体方法建议 | 第22-25页 |
4.3.1 整合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挖掘情感因素 | 第22-23页 |
4.3.2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加强感情投入 | 第23页 |
4.3.3 通过实践教学,关爱学生,催生情感体验 | 第23-24页 |
4.3.4 重视课堂讨论,提升学生情感 | 第24-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