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9页 |
四、重点和难点 | 第19-20页 |
五、文章结构 | 第20-21页 |
第一章、英美关系与塞浦路斯问题的历史演变(1949-1973) | 第21-37页 |
一、英美关系及其危机应对机制 | 第21-25页 |
二、塞浦路斯问题的由来与英美的早期立场 | 第25-36页 |
(一) 塞浦路斯问题的由来 | 第25-30页 |
(二) 英美和北约组织在塞浦路斯问题上的立场 | 第30-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二章、塞浦路斯危机的爆发和英美、北约组织的反应(1974.3-6) | 第37-52页 |
一、北约南翼危机和1974年塞浦路斯危机 | 第37-43页 |
(一) 北约南翼危机的出现 | 第37-40页 |
(二) 危机中的塞浦路斯冲突及风险 | 第40-43页 |
二、北约组织的反应和西方联盟的分歧 | 第43-51页 |
(一) 北约组织的决策 | 第43-44页 |
(二) 当事国希腊、土耳其对立的政治立场 | 第44-47页 |
(二) 英美与其他盟国的立场 | 第47-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塞浦路斯危机的初步调解(1974.6-8) | 第52-63页 |
一、英美主导的外交斡旋 | 第52-58页 |
(一) 英美的商讨和应急方案 | 第52-54页 |
(二) 基辛格:克莱门季斯方案 | 第54-55页 |
(三) 唐宁街会议 | 第55-58页 |
二、四方谈判与美国的正式出面 | 第58-61页 |
(一) 伦敦会谈 | 第58-60页 |
(二) 西斯科的穿梭外交 | 第60-61页 |
三、调解失败与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英美的再次调解与后续反应(1974.8-1976) | 第63-82页 |
一、北约组织对军事介入的考虑与英美分歧 | 第63-66页 |
二、第一次停火协定与日内瓦会议 | 第66-70页 |
(一) 7月25-30日第一次会议 | 第67-68页 |
(二) 8月8-13日第二次会议 | 第68-70页 |
三、土耳其第二次军事行动与西方的外交施压 | 第70-73页 |
四、第二次停火协定后的再交涉 | 第73-76页 |
(一) 与希腊、土耳其的谈判 | 第73-75页 |
(二) 美国特使泰勒出使雅典 | 第75-76页 |
五、外交失败的后续反应 | 第76-82页 |
(一) 塞浦路斯局势的恶化和问题的延续 | 第76-78页 |
(二) 希腊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 第78-79页 |
(三) 美国对土耳其实施武器禁运与美土关系的恶化 | 第79-82页 |
第五章、从塞浦路斯冲突看英美的危机管理 | 第82-89页 |
一、危机管理的实质和效果 | 第82-84页 |
二、此次危机管理对西方联盟的影响 | 第84-85页 |
(一) 成员内部关系的变化 | 第84-85页 |
(二) 对北约南翼防务体系的冲击 | 第85页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第85-89页 |
(一) 内部因素:国内政治的影响与塞浦路斯问题的复杂性 | 第86-87页 |
(二) 外部因素:国际背景与地缘政治 | 第87-88页 |
(三) 政策偏好与政策工具的使用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