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播种机视觉检测的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1.2.1 视觉检测技术概况 | 第9-11页 |
1.2.2 种子流视觉检测的现状及发展 | 第11-12页 |
1.2.3 种子流视觉检测及软件研发可行性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3页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1.5 预期研究目标和结果提交方式 | 第14页 |
2 播种机试验穴播种子流的视觉检测 | 第14-18页 |
2.1 播种机试验穴播性能的测定指标 | 第14-15页 |
2.2 播种机试验穴播种子流视频样本采集 | 第15-16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2.4 播种机试验穴播种子流视频样本的处理要求 | 第17-18页 |
3 穴播种子流视频样本的排种质量检测 | 第18-35页 |
3.1 引言 | 第18页 |
3.2 建立穴播种子流纵坐标视觉模型 | 第18-22页 |
3.2.1 种子纵坐标视觉模型 | 第19-20页 |
3.2.2 图像分辨率IR的标定 | 第20页 |
3.2.3 帧率FR的标定 | 第20-21页 |
3.2.4 视觉传感器移动速度Vm的测定 | 第21-22页 |
3.3 穴播种子流视频样本图像处理检测 | 第22-27页 |
3.3.1 二值化帧图像 | 第23页 |
3.3.2 帧图像中值滤波 | 第23页 |
3.3.3 帧图像删除小面积对象 | 第23-24页 |
3.3.4 帧图像的腐蚀和膨胀 | 第24-25页 |
3.3.5 帧图像差分法删除大面积对象 | 第25页 |
3.3.6 帧图像种子特征量的提取 | 第25-27页 |
3.4 穴播种子流视频样本的种子纵坐标检测 | 第27页 |
3.4.1 帧图像编号 | 第27页 |
3.4.2 帧种子质心坐标的检测 | 第27页 |
3.5 穴播种子流排种质量检测 | 第27-35页 |
3.5.1 帧图像种子流纵坐标统计模型 | 第27-29页 |
3.5.2 期望穴心的纵坐标 | 第29页 |
3.5.3 期望穴距的标定 | 第29-30页 |
3.5.4 世界坐标系oy轴上原点o的确定 | 第30-31页 |
3.5.5 未校正的型孔种子数时序样本 | 第31-32页 |
3.5.6 校正的型孔种子数时序样本 | 第32-33页 |
3.5.7 型孔种子数频率分布统计 | 第33-35页 |
3.5.8 穴播排种质量估计 | 第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页 |
4 种子流视觉检测软件研制 | 第35-60页 |
4.1 基于开源计算机视觉库的VC++软件研发平台 | 第35-38页 |
4.1.1 OpenCV特点及功能 | 第35-36页 |
4.1.2 Visual C++2010平台的MFC编程简介 | 第36-37页 |
4.1.3 开发环境的设置 | 第37-38页 |
4.2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 第38-43页 |
4.2.1 提示单元 | 第38-39页 |
4.2.2 控制及显示视频播放单元 | 第39-40页 |
4.2.3 图像处理检测单元 | 第40-43页 |
4.3 软件的VC++编程 | 第43-60页 |
4.3.1 提示单元编程实现 | 第43-44页 |
4.3.2 控制及显示视频播放单元编程实现 | 第44-52页 |
4.3.3 图像处理检测单元编程实现 | 第52-57页 |
4.3.4 检测结果显示及存储的实现 | 第57-60页 |
5 穴播软件检测法的试验验证 | 第60-65页 |
5.1 排种质量指标的检测误差 | 第61-62页 |
5.2 穴播软件检测与人工实测的一致性检验 | 第62-65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65-67页 |
6.1 讨论 | 第65页 |
6.1.1 种子纵坐标统计模型和排种质量检测 | 第65页 |
6.1.2 穴播软件的编程 | 第65页 |
6.2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Abstract | 第71页 |
附录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