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1.2.1 属性基加密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2 可搜索加密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2.3 基于属性的可搜索加密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第23-25页 |
1.4 论文组织安排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27-41页 |
2.1 算法基础 | 第27-33页 |
2.1.1 双线性映射 | 第27页 |
2.1.2 访问结构 | 第27-31页 |
2.1.3 可证明安全性理论 | 第31-33页 |
2.2 基于属性的可搜索加密方案 | 第33-40页 |
2.2.1 系统模型 | 第33-35页 |
2.2.2 算法定义 | 第35-36页 |
2.2.3 安全模型 | 第36-4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高效的基于属性的可搜索加密方案 | 第41-55页 |
3.1 系统模型 | 第41页 |
3.2 算法定义和安全性模型 | 第41-43页 |
3.2.1 算法定义 | 第41-42页 |
3.2.2 安全模型 | 第42-43页 |
3.3 方案构造 | 第43-46页 |
3.3.1 韦达定理 | 第43-44页 |
3.3.2 方案设计 | 第44-46页 |
3.3.3 一致性分析 | 第46页 |
3.4 安全性证明 | 第46-51页 |
3.4.1 关键词不可区分性证明 | 第46-49页 |
3.4.2 陷门安全性证明 | 第49-51页 |
3.5 效率分析 | 第51-54页 |
3.5.1 理论分析 | 第51-52页 |
3.5.2 实验仿真 | 第52-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隐藏访问结构的基于属性的可搜索加密方案 | 第55-67页 |
4.1 系统模型 | 第55页 |
4.2 算法定义与安全模型 | 第55-57页 |
4.2.1 算法定义 | 第55-56页 |
4.2.2 安全模型 | 第56-57页 |
4.3 方案构造 | 第57-58页 |
4.3.1 方案设计 | 第57-58页 |
4.3.2 一致性分析 | 第58页 |
4.4 安全性分析 | 第58-62页 |
4.4.1 关键词不可区分性证明 | 第58-61页 |
4.4.2 陷门安全性分析 | 第61-62页 |
4.5 功能与效率分析 | 第62-65页 |
4.5.1 理论分析 | 第62-63页 |
4.5.2 实验仿真 | 第63-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支持多关键词搜索的基于属性的可搜索加密方案 | 第67-81页 |
5.1 系统模型 | 第67页 |
5.2 算法定义与安全模型 | 第67-69页 |
5.2.1 算法定义 | 第67-68页 |
5.2.2 安全模型 | 第68-69页 |
5.3 方案构造 | 第69-71页 |
5.3.1 方案设计 | 第69-71页 |
5.3.2 一致性分析 | 第71页 |
5.4 安全性证明 | 第71-76页 |
5.4.1 关键词不可区分性证明 | 第71-74页 |
5.4.2 陷门安全性证明 | 第74-76页 |
5.5 功能与效率分析 | 第76-79页 |
5.5.1 理论分析 | 第76-77页 |
5.5.2 实验仿真 | 第77-7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总结 | 第81-82页 |
6.2 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作者简历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