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电力线载波通信概述 | 第10-13页 |
1.1.1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原理 | 第10-11页 |
1.1.2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特点 | 第11页 |
1.1.3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发展 | 第13-14页 |
1.2.2 国内发展 | 第14-15页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分析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重点 | 第16-17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2 电力线信道特性与建模 | 第18-27页 |
2.1 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研究 | 第18-20页 |
2.1.1 电力线信道的阻抗特性 | 第18-19页 |
2.1.2 电力线信道的多径特性 | 第19页 |
2.1.3 电力线信道的衰减特性 | 第19-20页 |
2.2 电力线信道噪声研究 | 第20-21页 |
2.2.1 电力线噪声分类 | 第20页 |
2.2.2 电力线噪声特性 | 第20-21页 |
2.3 电力线信道数学建模与分析 | 第21-24页 |
2.4 电力线信道噪声测量与分析 | 第24-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OFDM调制技术与G3-PLC标准 | 第27-36页 |
3.1 OFDM技术研究 | 第27-32页 |
3.1.1 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7-30页 |
3.1.2 OFDM的抗扰性分析 | 第30-32页 |
3.2 G3-PLC标准研究 | 第32-35页 |
3.2.1 G3-PLC简介 | 第32-33页 |
3.2.2 G3-PLC标准的物理层模型 | 第33-34页 |
3.2.3 G3-PLC标准的数据帧结构 | 第34-35页 |
3.2.4 G3-PLC标准的基本技术指标 | 第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G3-PLC系统抗扰编码算法研究 | 第36-47页 |
4.1 CRC码 | 第36-38页 |
4.2 扰码 | 第38-39页 |
4.3 RS码 | 第39-41页 |
4.4 卷积码 | 第41-44页 |
4.4.1 卷积编码算法 | 第41-43页 |
4.4.2 维特比译码算法 | 第43-44页 |
4.5 交织码 | 第44-46页 |
4.5.1 确定型交织器 | 第44-45页 |
4.5.2 随机型交织器 | 第45页 |
4.5.3 时频二维交织算法 | 第45-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G3-PLC系统抗扰性能优化算法研究 | 第47-56页 |
5.1 时域分段重构算法 | 第47-49页 |
5.1.1 时域分段重构编码算法 | 第47-48页 |
5.1.2 时域分段重构译码算法 | 第48-49页 |
5.2 频域分段重构算法 | 第49-53页 |
5.2.1 频域分段重构编码算法 | 第49-52页 |
5.2.2 频域分段重构译码算法 | 第52-53页 |
5.3 时频联合分段重构算法 | 第53-55页 |
5.3.1 时频联合分段重构编码算法 | 第53-54页 |
5.3.2 时频联合分段重构译码算法 | 第54-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基于G3标准的PLC系统抗扰性实验仿真分析 | 第56-73页 |
6.1 仿真环境设置及分析 | 第56-57页 |
6.2 G3-PLC抗扰编码算法性能仿真和分析 | 第57-60页 |
6.3 G3-PLC系统抗扰优化算法性能仿真和对比分析 | 第60-69页 |
6.3.1 时域分段重构编码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60-63页 |
6.3.2 频域分段重构编码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63-67页 |
6.3.3 时频联合分段重构编码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67-69页 |
6.4 LabVIEW与MATLAB的混合编程 | 第69-7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7 结论 | 第73-76页 |
7.1 结论 | 第73-74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