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0页 |
1.1 概述 | 第9-10页 |
1.2 氧化锌的制备方法简介 | 第10-14页 |
1.2.1 沉淀法 | 第11-12页 |
1.2.2 溶胶-凝胶法 | 第12-14页 |
1.3 氧化锌的功能化及修饰 | 第14-16页 |
1.4 氧化锌在生物相关方面的应用 | 第16-19页 |
1.4.1 氧化锌的抗菌活性 | 第16-18页 |
1.4.2 氧化锌用于检测 | 第18-19页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 | 第19-20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0-22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2.2 表征方法 | 第20-22页 |
2.2.1 红外光谱(FT-IR) | 第20-21页 |
2.2.2 X-射线衍射(XRD) | 第21页 |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1页 |
2.2.4 热重分析(TGA) | 第21页 |
2.2.5 粒径及Zeta电位 | 第21页 |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1页 |
2.2.7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第21页 |
2.2.8 荧光光谱(PL) | 第21-22页 |
第3章 明胶修饰的抗菌氧化锌杂化材料 | 第22-31页 |
3.1 前言 | 第22-2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3.2.1 原料 | 第23页 |
3.2.2 纳米ZnO的合成 | 第23页 |
3.2.3 明胶功能化ZnO(ZnO@Gelatin)的制备 | 第23-24页 |
3.2.4 表征 | 第24页 |
3.2.5 细胞毒性试验 | 第24页 |
3.2.6 抗菌实验 | 第24-25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25-30页 |
3.3.1 结构表征 | 第25-27页 |
3.3.2 光学性能 | 第27-28页 |
3.3.3 细胞毒性 | 第28-29页 |
3.3.4 抗菌性能 | 第29-30页 |
3.4 结论 | 第30-31页 |
第4章 手性ZnO纳米粒子用于检测多巴胺 | 第31-41页 |
4.1 前言 | 第31-3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4.2.1 原料 | 第32页 |
4.2.2 手性ZnO@Cys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32页 |
4.2.3 表征 | 第32-33页 |
4.2.4 定量检测多巴胺 | 第33页 |
4.2.5 实际样品中多巴胺的检测 | 第33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33-40页 |
4.3.1 合成和表征 | 第33-36页 |
4.3.2 多巴胺对ZnO@Cys的时间依赖性荧光猝灭 | 第36页 |
4.3.3 pH对多巴胺检测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4 多巴胺的定量检测 | 第37-38页 |
4.3.5 选择性 | 第38-39页 |
4.3.6 ZnO@Cys荧光探针的应用 | 第39-40页 |
4.4 结论 | 第40-41页 |
第5章 手性精氨酸作为稳定剂的ZnO合成及组装 | 第41-55页 |
5.1 前言 | 第41-4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5.2.1 原料 | 第42页 |
5.2.2 ZnO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42页 |
5.2.3 表征 | 第42页 |
5.2.4 抗菌检测 | 第42-4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4页 |
5.3.1 表征 | 第43-45页 |
5.3.2 光学性能 | 第45页 |
5.3.3 ZnO纳米粒子自组装 | 第45-52页 |
5.3.4 ZnO纳米粒子(NPs)的抗菌性能 | 第52-54页 |
5.4 结论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页 |
6.2 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