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11页 |
二、个案分析法 | 第11页 |
三、归纳总结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叙事学理论与电视访谈栏目的融合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叙事学发展的源流变迁 | 第12页 |
第二节 电视访谈栏目叙事学研究的兴起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叙事学理论在电视访谈栏目中的应用 | 第13-17页 |
一、电视访谈栏目中存在叙事 | 第13-14页 |
二、电视访谈栏目研究和叙事学发展的“双赢”选择 | 第14页 |
三、叙事理论为电视谈话栏目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第三章 《面对面》栏目叙事结构分析 | 第17-23页 |
第一节 《面对面》栏目的发展历程 | 第17-20页 |
一、起步探索阶段(2003年1月之前) | 第17-18页 |
二、成熟化阶段(2003年1月-2004年初) | 第18-19页 |
三、规模化阶段(2004年至今) | 第19-20页 |
第二节 《面对面》栏目叙事结构的经营 | 第20-23页 |
一、“起要美丽”:开端的设计 | 第21页 |
二、“中要浩荡”:发展高潮的设计 | 第21-22页 |
三、“结要响亮”:结局的设计 | 第22-23页 |
第四章 《面对面》栏目叙事结构新变化 | 第23-28页 |
第一节 《面对面》栏目模式的演变 | 第23-24页 |
一、以特定人物展开转变为以特定话题展开 | 第23-24页 |
二、事件和人物访谈并重 | 第24页 |
第二节 《面对面》栏目叙事技巧的丰富 | 第24-28页 |
一、栏目悬念建构的演变 | 第25-26页 |
二、栏目冲突设计的演变 | 第26页 |
三、栏目节奏控制的演变 | 第26-27页 |
四、栏目细节捕捉的演变 | 第27-28页 |
第五章 《面对面》叙事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之道 | 第28-34页 |
第一节 《面对面》栏目对叙事真实性的背离 | 第28-30页 |
一、“伪谈话”及其表现形式 | 第28-29页 |
二、嘉宾与主持人事先“彩排” | 第29-30页 |
三、导演色彩严重,四平八稳 | 第30页 |
第二节 《面对面》栏目对叙事的改进之道 | 第30-34页 |
一、尊重谈话者说真话的权利 | 第30-31页 |
二、主创人员应转变观念 | 第31-32页 |
三、改录播为直播 | 第32-34页 |
第六章 毕业作品《创客说》的叙事结构分析 | 第34-37页 |
第一节 《创客说》的叙事框架 | 第34-35页 |
一、以事件和细节为核心支撑叙述 | 第34页 |
二、叙事结构遵循一定的叙事技巧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创客说》的叙事视角 | 第35-36页 |
一、以嘉宾第一人称叙述为中心 | 第35页 |
二、第二人称叙事视角为辅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多种叙事手法在《创客说》中的运用 | 第36-37页 |
一、画面、现场展示提供“视觉”补充,游戏互动活跃现场气氛 | 第36页 |
二、道具、色彩、观众渲染场景,烘托气氛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