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基础理论概述 | 第16-21页 |
2.1 EVA的概念与内涵 | 第16页 |
2.2 EVA的计算步骤 | 第16-17页 |
2.2.1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确定 | 第16页 |
2.2.2 投入资本总额(TC)的确定 | 第16-17页 |
2.2.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的确定 | 第17页 |
2.2.4 EVA的确定 | 第17页 |
2.3 EVA对会计报表项目的调整 | 第17-18页 |
2.4 现行农业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18-21页 |
3 LZ公司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现状 | 第21-28页 |
3.1 LZ公司简介及项目概况 | 第21-22页 |
3.1.1 LZ公司简介 | 第21页 |
3.1.2 LZ公司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概况 | 第21-22页 |
3.2 LZ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项目以现行方法进行财务评价 | 第22-28页 |
3.2.1 财务净现值(FNPV)的计算 | 第22-23页 |
3.2.2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的计算 | 第23-24页 |
3.2.3 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p_t)的计算 | 第24-25页 |
3.2.4 项目投资报酬率(ROI)的计算 | 第25-26页 |
3.2.5 LZ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 第26-28页 |
4 EVA在农业项目财务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 第28-34页 |
4.1 EVA在农业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中的必要性分析 | 第28-29页 |
4.1.1 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第28页 |
4.1.2 增强投资者对投入项目权益资本的重视 | 第28页 |
4.1.3 实现项目决策阶段和运营后评价指标的统一 | 第28页 |
4.1.4 准确反映项目运营后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 | 第28-29页 |
4.2 EVA在农业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页 |
4.3 基于EVA的农业项目的财务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9-34页 |
4.3.1 构建基于EVA的农业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体系的思路 | 第29页 |
4.3.2 构建基于EVA的农业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体系的原则 | 第29-30页 |
4.3.3 基于EVA的农业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 | 第30-34页 |
5 以EVA对LZ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进行财务评价 | 第34-40页 |
5.1 LZ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EVA指标 | 第34-37页 |
5.1.1 LZ种薯项目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 第34页 |
5.1.2 LZ种薯项目的资本总额(TC) | 第34-35页 |
5.1.3 LZ种薯项目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 第35-36页 |
5.1.4 LZ种薯项目的EVA指标 | 第36-37页 |
5.2 LZ种薯项目的DEVA指标 | 第37-38页 |
5.3 确定LZ种薯项目的FIRR、P_t指标 | 第38页 |
5.4 可行性研究结论 | 第38-40页 |
6 以EVA对LZ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运营后进行财务评价 | 第40-46页 |
6.1 LZ种薯项目运营后的EVA指标 | 第40-43页 |
6.1.1 LZ种薯项目运营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 第40-41页 |
6.1.2 LZ种薯项目运营后的资本总额(TC) | 第41-42页 |
6.1.3 LZ种薯项目运营后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 第42-43页 |
6.1.4 LZ种薯项目运营后的经济增加值(EVA) | 第43页 |
6.2 LZ种薯项目运营后的DEVA指标 | 第43-44页 |
6.3 LZ种薯项目运营后的ΔEVA指标 | 第44页 |
6.4 LZ种薯项目运营后结论 | 第44-45页 |
6.5 两种评价方法结果的比较 | 第45-4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46页 |
7.2 EVA在农业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中应用的局限性 | 第46-47页 |
7.3 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表 | 第53-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