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详细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滑坡类型与机理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滑坡治理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滑坡区地质环境特征 | 第20-25页 |
2.1 地理位置概况 | 第20页 |
2.2 气象与水文 | 第20-22页 |
2.2.1 气象 | 第20-21页 |
2.2.2 水文 | 第21页 |
2.2.3 矿产资源 | 第21-22页 |
2.3 地形地貌 | 第22-23页 |
2.3.1 地形 | 第22-23页 |
2.3.2 地貌 | 第23页 |
2.4 地层岩性 | 第23页 |
2.5 地质构造及地震 | 第23-24页 |
2.6 水文地质 | 第24页 |
2.7 植被特征 | 第24页 |
2.8 人类活动 | 第24-25页 |
第3章 滑坡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 第25-40页 |
3.1 滑坡基本特征 | 第25-36页 |
3.1.1 滑坡形态及边界特征 | 第25-26页 |
3.1.2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第26-27页 |
3.1.3 滑坡变形特征 | 第27-36页 |
3.1.4 滑坡区水文地质特征 | 第36页 |
3.2 滑坡形成机制分析及影响因素 | 第36-38页 |
3.2.1 滑坡衍化分析 | 第36-37页 |
3.2.2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38页 |
3.3 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40-55页 |
4.1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4.2 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41-54页 |
4.2.0 GeoStudio软件简介 | 第41页 |
4.2.1 计算方法 | 第41页 |
4.2.2 滑坡的计算模型 | 第41-46页 |
4.2.3 滑坡计算参数及工况 | 第46-47页 |
4.2.4 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计算 | 第47-50页 |
4.2.5 滑坡稳定有限元分析计算 | 第50-53页 |
4.2.6 滑坡发展趋势及危害性 | 第53-54页 |
4.3 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滑坡治理方案设计 | 第55-77页 |
5.1 概述 | 第55-57页 |
5.1.1 设计依据 | 第55-56页 |
5.1.2 设计原则 | 第56-57页 |
5.1.3 防治方法 | 第57页 |
5.2 防治方案研究 | 第57-75页 |
5.2.1 阜新市南环路K13-K14段路基滑坡防治方案对比 | 第58-63页 |
5.2.1.1 滑坡防治工程方案比选原则 | 第58-59页 |
5.2.1.2 滑坡防治对象与设计标准 | 第59-61页 |
5.2.1.3 滑坡防治工程方案比较 | 第61-63页 |
5.2.2 阜新市南环路K13-K14段路基滑坡防治方案设计 | 第63-75页 |
5.2.2.1 地表排水工程设计 | 第63-65页 |
5.2.2.2 抗滑桩设计 | 第65-73页 |
5.2.2.3 生态工程 | 第73-74页 |
5.2.2.4 其他 | 第74-75页 |
5.3 小结 | 第75-7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