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言 | 第12-25页 |
(一)问题缘起 | 第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国外文献 | 第12-15页 |
2.国内文献 | 第15-21页 |
3.文献研究启示 | 第21-2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22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22页 |
3.访谈法 | 第22页 |
(四)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1.科学实验能力 | 第22页 |
2.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 第22-23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一、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现状调查 | 第25-36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5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5页 |
(三)调查内容 | 第25页 |
(四)调查结果 | 第25-36页 |
二、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一)猜想假设能力低下 | 第36页 |
1.学生在猜想假设时不积极、不敢猜 | 第36页 |
2.猜想假设主观臆断无依无据 | 第36页 |
3.不善于利用猜想假设的方法 | 第36页 |
(二)学生在观察时不够全面 | 第36-37页 |
1.观察具有随意性 | 第36-37页 |
2.观察缺乏全面性 | 第37页 |
3.观察缺少细致性 | 第37页 |
(三)实验操作能力薄弱 | 第37-38页 |
1.操作要领不熟悉 | 第37-38页 |
2.操作动作不规范 | 第38页 |
3.操作机会不足 | 第38页 |
(四)创新实验能力不足 | 第38-40页 |
1.创新意识激活不足 | 第38-39页 |
2.创新设计指导不够 | 第39页 |
3.知识迁移运用不足 | 第39-40页 |
三、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44页 |
(一)猜想与假设价值揭示与示范不足 | 第40-41页 |
1.教师没有充分明确科学猜想假设的价值 | 第40页 |
2.教师猜想假设的方法指导不够 | 第40页 |
3.教师示范不足 | 第40-41页 |
(二)教师观察指导不系统 | 第41页 |
1.观察方法指导不明 | 第41页 |
2.观察内容指导不细致 | 第41页 |
3.观察过程指导不及时 | 第41页 |
(三)教师对学生操作训练不充分 | 第41-42页 |
1.操作方法指导不细 | 第41-42页 |
2.动作标准规范不明 | 第42页 |
3.操作训练时间有限 | 第42页 |
(四)教师教学创新引领不足 | 第42-44页 |
1.教师创新意识彰显不强 | 第42-43页 |
2.教师创新设计示范不清 | 第43页 |
3.教师对学生创新要求不明 | 第43-44页 |
四、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培养对策 | 第44-56页 |
(一)情境设计,搭建猜想假设平台 | 第44-47页 |
1.营造环境,激发猜想假设的欲望 | 第44-45页 |
2.指导方法,促进合理猜想与假设 | 第45-46页 |
3.联系生活,运用知识猜想假设 | 第46-47页 |
(二)全面指导,发展学生观察能力 | 第47-50页 |
1.聚焦观察对象,明确观察目的 | 第47-48页 |
2.借助感官系统,引导全面观察 | 第48-49页 |
3.制定观察计划,帮助细致观察 | 第49-50页 |
(三)丰富实验,强化操作训练 | 第50-52页 |
1.增加示范,学会操作要领 | 第50-51页 |
2.指导方法,保证操作规范 | 第51页 |
3.多开实验,提供操作机会 | 第51-52页 |
(四)巧创环节,推动创新能力进步 | 第52-56页 |
1.大胆假设,激发创新意识 | 第53页 |
2.有意布白,促进创新设计 | 第53-54页 |
3.利用生活,知识迁移创新 | 第54-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6页 |
(二)本课题的不足和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6页 |
附录1: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现状调查(学生卷) | 第61-63页 |
附录2: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教学现状调查(教师卷) | 第63-65页 |
附录3:访谈提纲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