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中国梦视野下的信仰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5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4-15页
第一章 中国梦视野下信仰的相关学理分析第15-28页
    第一节 信仰的概念、类型及基本特征第15-19页
        一、信仰的概念第15-16页
        二、信仰的类型第16-17页
        三、信仰的基本特征第17-19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信仰第19-22页
        一、马克思主义对信仰的论述第19-21页
        二、马克思主义成为信仰第21-22页
    第三节 中国梦视野下信仰的界定与特征第22-28页
        一、中国梦视野下信仰的内涵第22-25页
        二、中国梦视野下信仰的特征第25-28页
第二章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统一性第28-36页
    第一节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一致性第28-32页
        一、理论内涵的契合性第28-29页
        二、实践主体的同一性第29-30页
        三、内在逻辑的同构性第30-32页
    第二节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辩证关系第32-33页
        一、中国梦丰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第32-33页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中国梦的实现第33页
    第三节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统一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实践第33-36页
        一、中国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第33-34页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引中国道路向前发展第34-36页
第三章 中国梦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第36-43页
    第一节 中国梦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社会呈现第36-38页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日渐淡化第36-37页
        二、“个人梦”与“国家梦”相脱离第37页
        三、非理性盲目信仰增加第37-38页
    第二节 中国梦视野下信仰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8-40页
        一、信仰主体: 多元价值观念交织,模糊了对中国梦的认识第38-39页
        二、信仰教育: 对中国梦的解读不完善第39-40页
        三、社会环境: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第40页
    第三节 中国梦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的消极影响第40-43页
        一、降低了对西方价值观念和多元文化思潮的抵御第40-41页
        二、不利于发挥中国梦的先进性和凝聚性第41页
        三、影响政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掌握政治话语主导权第41-43页
第四章 中国梦视野下的信仰塑造第43-57页
    第一节 中国梦视野下信仰塑造的路径选择第43-47页
        一、中国梦与社会共识的构建第43-45页
        二、个体由自我意识到社会认同的跨越第45-46页
        三、信仰实现从个人到社会的扩展第46-47页
    第二节 信仰塑造中发挥中国梦价值引领作用第47-50页
        一、情理交融,让中国梦教育激发信仰需要、增强信仰意识第47-48页
        二、坚定信念,弘扬中国精神以增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第48-49页
        三、知行合一,充分调动社会成员践行中国梦第49-50页
    第三节 中国梦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的着力点第50-57页
        一、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第50-53页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53-54页
        三、理想人格的塑造第54-57页
结语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社联动”背景下社区自组织培育研究--以保定市H社区“彩珠协会”为例
下一篇:于欢案的法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