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对水稻内RNA的剪接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初步探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 mRNA前体可变剪接的基本机制第11-16页
        1.1 mRNA前体剪接的分子生物学过程第11-13页
        1.2 mRNA前体选择性剪接模式的类别第13-14页
        1.3 mRNA前体选择性剪接的功能第14-15页
        1.4 研究mRNA前体选择性剪接调控机制的意义第15-16页
    2 影响剪接的可能因素第16-20页
        2.1 剪接调控因子与mRNA前体剪接第17页
        2.2 核小体定位与mRNA前体剪接第17-18页
        2.3 组蛋白修饰与mRNA前体剪接第18-19页
        2.4 DNA甲基化与mRNA前体剪接第19页
        2.5 非编码RNA与mRNA前体剪接第19-20页
    3 植物中可变剪接方面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3.1 植物中mRNA前体剪接的研究情况第20-21页
        3.2 植物中mRNA前体剪接与环境非生物胁迫的研究第21-22页
        3.3 植物中mRNA前体剪接的进化保守性方面的研究第22页
    4 高通量RNA-seq技术介绍及其在可变剪接分析上的应用第22-28页
        4.1 高通量RNA-seq技术简介第23-24页
        4.2 RNA-seq测序文库制备第24页
        4.3 高通量RNA-seq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4-28页
            4.3.1 数据质量评估第25页
            4.3.2 测序数据比对第25页
            4.3.3 转录本拼装第25-26页
            4.3.4 差异表达分析第26-27页
            4.3.5 鉴定长链非编码RNA第27页
            4.3.6 高通量RNA-seq技术在可变剪接分析上的应用第27-28页
展望第28页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28-30页
第二章 对水稻内RNA的剪接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初步探究第30-55页
    1 引言第30-31页
    2 材料和方法第31-37页
        2.1 RNA-seq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拼装第31-32页
        2.2 转录本拼装第32-34页
        2.3 表达量分析RPKM、FPKM和TPM第34页
        2.4 剪接体识别位点序列分析第34-35页
        2.5 水稻基因组多态性的计算第35页
        2.6 水稻转录剪接位点附近ESE/ISE motif的搜索及呈现第35-36页
        2.7 以100000bp的window为基础对水稻内剪接事件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第36页
        2.8 剪接事件的发生与基因性质之间关系的分析第36页
        2.9 基因保守性对剪接事件发生的影响分析第36-37页
    3 结果分析第37-54页
        3.1 水稻内存在丰富的剪接发生方式第37-41页
            3.1.1 RNA-seq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拼装第37-39页
            3.1.2 转录本预测第39-40页
            3.1.3 剪接体识别位点的序列特异性第40-41页
        3.2 水稻剪接事件发生规律分析第41-54页
            3.2.1 水稻剪接事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描述第41-42页
            3.2.2 水稻基因组多态性与剪接的相关性第42-43页
            3.2.3 水稻基因组序列与剪接的相关性第43-46页
            3.2.4 基因分布与剪接的相关性第46-54页
    4 讨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丝蚓对不同水生植物残体腐解过程的影响
下一篇:两种蒿属沙生半灌木的SSR开发及遗传分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