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2章 “中国梦”概述 | 第18-26页 |
2.1 “中国梦”的内涵解读 | 第18-19页 |
2.2 “中国梦”的内容结构 | 第19-21页 |
2.2.1. 强盛中国梦 | 第19页 |
2.2.2 法治中国梦 | 第19-20页 |
2.2.3 文明中国梦 | 第20页 |
2.2.4 和谐中国梦 | 第20页 |
2.2.5 美丽中国梦 | 第20-21页 |
2.3 “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 第21-22页 |
2.3.1 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的统一 | 第21页 |
2.3.2 精神理想与物质追求的统一 | 第21-22页 |
2.3.3 继承历史与展望未来的统一 | 第22页 |
2.4 “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 第22-26页 |
2.4.1 “中国梦”凝聚价值共识 | 第22-23页 |
2.4.2 “中国梦”增进公民认同 | 第23-24页 |
2.4.3 “中国梦”惠及世界发展 | 第24-26页 |
第3章 “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契合性 | 第26-34页 |
3.1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及其培养教育的重大意义 | 第26-29页 |
3.1.1 理想信念的内涵 | 第26-27页 |
3.1.2 理想信念的分类 | 第27-28页 |
3.1.3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 第28-29页 |
3.2 “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联性 | 第29-31页 |
3.2.1 “中国梦”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创新的载体 | 第30页 |
3.2.2 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主体是当代大学生 | 第30页 |
3.2.3 “中国梦”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思想指导 | 第30-31页 |
3.2.4 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第31页 |
3.3 “中国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价值 | 第31-34页 |
3.3.1 “中国梦”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激励价值 | 第31-32页 |
3.3.2 “中国梦”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整合价值 | 第32页 |
3.3.3 “中国梦”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提升价值 | 第32-34页 |
第4章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4-42页 |
4.1 当前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及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8页 |
4.1.1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取得的主要经验 | 第34页 |
4.1.2 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6页 |
4.1.3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37页 |
4.1.4 中国梦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38页 |
4.2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客观因素 | 第38-40页 |
4.2.1 当前社会环境中错误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2 家庭教育的差异对大学生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主观因素 | 第40-42页 |
4.3.1 大学生不同心理特点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2 大学生的主观努力欠缺 | 第41-42页 |
第5章 “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 | 第42-52页 |
5.1 深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 第42-43页 |
5.1.1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认识教育 | 第42页 |
5.1.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宣传教育 | 第42-43页 |
5.1.3 加强中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渗透性教育 | 第43页 |
5.2 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 | 第43-45页 |
5.2.1 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确立理想信念 | 第43-44页 |
5.2.2 引导学生在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 第44-45页 |
5.2.3 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通过艰苦奋斗实现“个人梦” | 第45页 |
5.3 转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 | 第45-47页 |
5.3.1 创设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文本话语 | 第45-46页 |
5.3.2 增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话语 | 第46页 |
5.3.3 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情感话语 | 第46-47页 |
5.4 搭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 | 第47-48页 |
5.4.1 通过创新思政理论课及人文课堂搭建教育平台 | 第47页 |
5.4.2 在实践“中国梦”的过程中搭建教育平台 | 第47-48页 |
5.4.3 利用“个人梦”的指引搭建教育平台 | 第48页 |
5.5 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 | 第48-52页 |
5.5.1 营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良好的校园环境 | 第48-49页 |
5.5.2 创设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积极的舆论环境 | 第49-50页 |
5.5.3 建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谐的网络环境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