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4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第17-24页 |
2.1 差异化竞争策略概述 | 第17-20页 |
2.1.1 差异化营销理论 | 第17-18页 |
2.1.2 竞争战略理论 | 第18-19页 |
2.1.3 差异化竞争策略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及模型 | 第20-22页 |
2.2.1 顾客满意度理论 | 第20页 |
2.2.2 客户关系管理及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2.3 服务营销相关理论 | 第21页 |
2.2.4 SWOT分析模型 | 第21-22页 |
2.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界定 | 第22-24页 |
2.3.1 个人理财 | 第22页 |
2.3.2 个人理财业务 | 第22页 |
2.3.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差异化竞争存在问题分析 | 第24-31页 |
3.1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述 | 第24-26页 |
3.1.1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3.1.2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行组织机构 | 第25页 |
3.1.3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体系 | 第25-26页 |
3.2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竞争现状与国内外商业银行对比分析 | 第26-28页 |
3.2.1 中国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竞争比较分析 | 第26-28页 |
3.2.2 中国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竞争比较分析 | 第28页 |
3.3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竞争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8-31页 |
3.3.1 产品服务层次简单、缺乏创新且同质化严重 | 第29页 |
3.3.2 理财服务范围狭窄且服务内涵不足 | 第29页 |
3.3.3 渠道布局不合理且信息化水平较低 | 第29-30页 |
3.3.4 个人理财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竞争策略确定与设计 | 第31-42页 |
4.1 中国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SWOT矩阵分析 | 第31-36页 |
4.1.1 中国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SWOT分析 | 第31-35页 |
4.1.2 中国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SWOT矩阵分析 | 第35-36页 |
4.2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竞争的经验借鉴 | 第36-38页 |
4.2.1 注重个人理财产品的设计和应用 | 第37页 |
4.2.2 提供客户管理和专业化的增值服务 | 第37页 |
4.2.3 转型过程中寻求多渠道经营 | 第37-38页 |
4.3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竞争必要性及差异化竞争策略模型设计 | 第38-40页 |
4.3.1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竞争必要性 | 第38-39页 |
4.3.2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竞争策略模型设计 | 第39-40页 |
4.4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竞争策略的设计 | 第40-42页 |
4.4.1 产品差异化策略 | 第40页 |
4.4.2 服务差异化策略 | 第40页 |
4.4.3 渠道差异化策略 | 第40-41页 |
4.4.4 品牌差异化策略 | 第41-42页 |
第五章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竞争策略实施及保障措施 | 第42-50页 |
5.1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竞争策略实施 | 第42-47页 |
5.1.1 产品差异化策略的实施 | 第42-44页 |
5.1.2 服务差异化策略的实施 | 第44-45页 |
5.1.3 渠道差异化策略的实施 | 第45页 |
5.1.4 品牌差异化策略的实施 | 第45-47页 |
5.2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竞争策略保障措施 | 第47-50页 |
5.2.1 完善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体系 | 第47-48页 |
5.2.2 完善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体系 | 第48-49页 |
5.2.3 完善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人力资源配置体系 | 第49-5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总结 | 第50-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