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天线:按工作原理分论文

手持终端设备智能天线的优化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10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第10-12页
第二章 智能天线技术简介第12-21页
    2.1 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第12-13页
    2.2 智能天线的分类第13-15页
        2.2.1 波束切换系统第14-15页
        2.2.2 相控阵第15页
        2.2.3 自适应天线第15页
    2.3 应用智能天线面临的挑战第15-17页
    2.4 智能天线未能及时普及的原因第17-18页
    2.5 未来智能天线系统的实现问题第18-21页
第三章 移动通信终端天线概述第21-33页
    3.1 倒F天线设计第22-25页
        3.1.1 倒F天线的概述第22-23页
        3.1.2 倒F天线的结构参数第23-24页
        3.1.3 倒F天线的辐射特性第24-25页
    3.2 平面倒F天线的设计第25-33页
        3.2.1 PIFA天线的基本结构和由来第26-27页
        3.2.2 PIFA天线的谐振频率第27-29页
        3.2.3 PIFA天线的带宽第29-30页
        3.2.4 PIFA天线的电场分布和电流分布第30-31页
        3.2.5 PIFA天线多频工作的实现第31-33页
第四章 馈电网络的设计第33-37页
    4.1 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第34-35页
    4.2 微带功率分配器设计第35-37页
第五章 智能天线的设计第37-63页
    5.1 优化设计的方法第37-39页
    5.2 倒F天线的智能天线设计第39-50页
        5.2.1 4单元智能天线的仿真设计第39-44页
        5.2.2 4单元智能天线设计第44-50页
    5.3 工作于GSM 900和PCS1900双频段的倒F天线的智能天线的设计第50-63页
        5.3.1 4单元智能天线的仿真设计第50-56页
        5.3.2 4单元智能天线的设计第56-63页
第六章 天线单元的布阵对智能天线性能的影响第63-71页
    6.1 线阵模型第63-67页
    6.2 对角阵模型第67-71页
总结及展望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作者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糊规则的烟叶分级方法研究
下一篇:LDPC码编译码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