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一种三自由度索并联机构的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索并联机构发展现状第11-13页
        1.2.1 并联机构第11-12页
        1.2.2 索并联机构第12-13页
    1.3 索并联机构理论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1 索并联机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索并联机构控制系统研究现状第15-18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三自由度索并联机构建模分析第20-31页
    2.1 单索悬链线建模与虚牵分析第20-24页
        2.1.1 单索悬链线建模第20-22页
        2.1.2 虚牵分析第22-24页
    2.2 三自由度索并联机构建模第24-26页
    2.3 柔索张力的优化设计第26-30页
        2.3.1 考虑悬垂的柔索张力的优化解第26-28页
        2.3.2 仿真分析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工作空间与静刚度分析第31-42页
    3.1 工作空间分类及分析方法第31-32页
    3.2 具有拉力条件的可控工作空间分析第32-34页
    3.3 结构因素对工作空间的影响第34-37页
        3.3.1 工作空间的影响因素第34-35页
        3.3.2 支撑杆的布置对工作空间的影响第35-37页
    3.4 工作空间内的静刚度分布分析第37-40页
        3.4.1 静刚度分析第37-38页
        3.4.2 工作空间内的静刚度分布第38-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控制策略研究第42-56页
    4.1 运动学控制策略研究第42-47页
    4.2 控制器改进设计第47-49页
    4.3 模糊控制器设计第49-55页
        4.3.1 模糊控制第49-51页
        4.3.2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第51-53页
        4.3.3 仿真分析第53-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第56-69页
    5.1 三自由度索并联机构概述第56-57页
    5.2 三自由度索并联机构控制硬件设计第57-61页
        5.2.1 控制器选择第58-59页
        5.2.2 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第59页
        5.2.3 总线端子模块第59-60页
        5.2.4 电气方案第60-61页
    5.3 三自由度索并联机构软件设计第61-68页
        5.3.1 系统软件平台TwinCAT第61-62页
        5.3.2 控制系统软件总体方案第62-64页
        5.3.3 运动控制模块设计第64-67页
        5.3.4 人机交互界面第67-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第69-71页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69页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化学工作站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有限元法的浮筏隔振器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