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6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系统分析与架构设计 | 第19-32页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9-20页 |
2.1.1 系统功能需求 | 第19-20页 |
2.1.2 系统性能需求 | 第20页 |
2.2 系统技术分析 | 第20-26页 |
2.2.1 蓝牙技术的分析 | 第21-24页 |
2.2.2 多生理参数的网络传输技术 | 第24-26页 |
2.3 系统架构设计 | 第26-31页 |
2.3.1 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28页 |
2.3.2 系统软件的具体结构 | 第28-29页 |
2.3.3 本文系统框架的设计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采集前端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2-43页 |
3.1 采集前端的硬件平台设计 | 第32-37页 |
3.1.1 分离式多生理参数无线感知前端架构的搭建 | 第32-33页 |
3.1.2 血压模块检测子系统的设计 | 第33页 |
3.1.3 血氧饱和度的检测方法及其子系统的设计 | 第33-35页 |
3.1.4 心电模块检测子系统的设计 | 第35-36页 |
3.1.5 前置放大滤波电路的设计 | 第36-37页 |
3.2 系统前端采集模块的程序设计 | 第37-42页 |
3.2.1 AD转换实现程序 | 第37-38页 |
3.2.2 IO端.与定时器控制程序 | 第38-39页 |
3.2.3 UART串.程序设计 | 第39-41页 |
3.2.4 主程序中相关参数的设置 | 第41-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终端机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3-61页 |
4.1 终端机的硬件平台 | 第43-45页 |
4.2 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45-51页 |
4.2.1 搭建开发环境并安装交叉编译器 | 第46-47页 |
4.2.2 U-Boot的启动 | 第47-48页 |
4.2.3 Linux内核的移植 | 第48-49页 |
4.2.4 根文件系统的建立 | 第49-51页 |
4.3 驱动程序的设计 | 第51-56页 |
4.3.1 Linux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 | 第52-54页 |
4.3.2 Linux块设备驱动程序 | 第54-56页 |
4.4 蓝牙通信的设计 | 第56-59页 |
4.5 应用程序的设计 | 第59-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61-66页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第61-62页 |
5.2 测试流程设计 | 第62-64页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