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共享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附表索引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9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第14-15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第15-19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9-21页
        1.3.1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2章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共享的内涵及构成第21-34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21-24页
        2.1.1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第21-23页
        2.1.2 共享的基本含义第23-24页
    2.2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共享的内涵第24-28页
        2.2.1 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特性第24-25页
        2.2.2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共享性第25-27页
        2.2.3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共享度第27-28页
    2.3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共享的具体组成第28-34页
        2.3.1 全民共享第28-30页
        2.3.2 资源共享第30-32页
        2.3.3 节目共享第32-34页
第3章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共享的影响因素与现状第34-49页
    3.1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共享的影响因素第34-39页
        3.1.1 政策制度是根本第34-35页
        3.1.2 内容供给是核心第35-37页
        3.1.3 技术环境是保障第37-38页
        3.1.4 人力资源是关键第38-39页
    3.2 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现状第39-44页
        3.2.1 政策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第39-40页
        3.2.2 节目供给呈现多样化和娱乐化态势第40-42页
        3.2.3 技术上实现广电信号多种方式覆盖第42-43页
        3.2.4 人才队伍壮大但结构欠佳第43-44页
    3.3 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共享中存在的问题第44-49页
        3.3.1 区域共享不均衡第45-46页
        3.3.2 城乡共享不平衡第46-47页
        3.3.3 人群共享不均等第47-49页
第4章 实现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共享的策略第49-68页
    4.1 宏观层面:建立“三位一体”的共享支撑体系第49-53页
        4.1.1 加强制度安排的政策指引第50-51页
        4.1.2 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体系第51-52页
        4.1.3 加强人力资源培养与补充第52-53页
    4.2 中观层面:优化供给渠道和传媒资源分配第53-59页
        4.2.1 引入市场机制实施多元化供给第53-55页
        4.2.2 建立资源合理分配的传媒体系第55-57页
        4.2.3 优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传播途径第57-59页
    4.3 微观层面:实施针对性举措促进共享第59-68页
        4.3.1 全国共享与区域共享并重第60-61页
        4.3.2 有偿共享与无偿共享相结合第61-62页
        4.3.3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对象化策略第62-66页
        4.3.4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特区政策”第66-68页
第5章 公共频道及公共广播电视实践的启示第68-80页
    5.1 公共频道的公共服务模式探索第68-70页
        5.1.1 公共频道的现状与问题第68-69页
        5.1.2 公共频道的公共服务功能强化第69-70页
    5.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70-80页
        5.2.1 强化公共服务理念,构建公共价值观第72-73页
        5.2.2 推进数字化改革,转变管理方式第73-75页
        5.2.3 成立专门法规,建立健全问责体系第75-80页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致谢第87-88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环境下法制新闻道德失范研究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