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 服务类预付卡消费合同的界定 | 第13-17页 |
(一) 预付卡消费合同的类型 | 第13-14页 |
(二) 预付卡消费合同与有名合同的比较 | 第14-17页 |
1. 预付卡消费合同与保管合同 | 第14页 |
2. 预付卡消费合同与分期付款合同 | 第14-15页 |
3. 预付卡消费合同与承揽合同 | 第15页 |
4. 预付卡消费合同与委托合同 | 第15-17页 |
二、 服务类预付卡消费合同法律适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7-23页 |
(一) 服务类预付卡消费合同法律适用的问题 | 第17-19页 |
1. 诉讼外程序和解率高,经营者违法成本低 | 第17-18页 |
2. 诉讼程序证明标准高,消费者权益难维护 | 第18-19页 |
(二) 服务类预付卡消费合同法律适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19-23页 |
1. 立法对服务类预付卡消费缺乏针对性 | 第19-20页 |
2. 意思自治原则缺乏限制 | 第20页 |
3. 经营者诚信缺失 | 第20-23页 |
三、 服务类预付卡消费合同的法律性质分析 | 第23-31页 |
(一) 服务类预付卡消费合同法律性质观点介绍及评析 | 第23-27页 |
1. 要约——承诺学说观点及评析 | 第23-24页 |
2. 预约——本约学说观点及评析 | 第24-26页 |
3. 服务消费合同订立——履行学说观点及评析 | 第26-27页 |
(二) 服务类预付卡消费合同法律性质之论证 | 第27-31页 |
1. 预付卡消费合同多是格式合同,办卡阶段合同已成立 | 第27页 |
2. 预付卡消费合同是继续性合同,持卡消费仅是合同的履行 | 第27-28页 |
3. 认定为服务消费合同的法律性质,补充协调法律规范以指引预付卡消费 | 第28-31页 |
四、 我国及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服务类预付卡消费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 | 第31-35页 |
(一) 我国对服务类预付卡消费合同法律适用的相关规定 | 第31-32页 |
(二) 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服务类预付卡消费合同法律适用的相关规定 | 第32-34页 |
1. 美国法律的相关规定 | 第32页 |
2. 日本法律的相关规定 | 第32-33页 |
3. 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 | 第33-34页 |
(三) 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34-35页 |
五、 完善服务类预付卡消费合同法律适用的建议 | 第35-45页 |
(一) 立法应明确服务类预付卡经营者的特定义务 | 第35-38页 |
(二) 推出服务类预付卡消费合同的示范文本 | 第38-40页 |
(三) 加大服务类预付卡经营者欺诈经营时的责任 | 第40-41页 |
(四) 创新服务类预付卡消费的纠纷解决机制 | 第41-42页 |
(五) 出台司法解释及相关指导性案例指引法律适用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