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网络隐私权理论概述 | 第12-14页 |
2.1 大数据及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 第12页 |
2.2 网络隐私权的特征 | 第12-14页 |
第3章 大数据时代网络隐私权的侵权方式和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新变化 | 第14-19页 |
3.1 大数据时代网络隐私权的侵权方式 | 第14-17页 |
3.1.1 对个人数据的不当搜集 | 第14-15页 |
3.1.2 对个人数据的二次利用 | 第15-16页 |
3.1.3 侵犯个人领域和个人活动 | 第16-17页 |
3.2 大数据时代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新变化 | 第17-19页 |
3.2.1 隐私权保护范围扩大 | 第17页 |
3.2.2 隐私权财产属性增强 | 第17-18页 |
3.2.3 隐私权保护难度提高 | 第18-19页 |
第4章 大数据时代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 第19-23页 |
4.1 大数据时代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 | 第19-20页 |
4.2 大数据时代网络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4.2.1 立法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 第21页 |
4.2.2 未明确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具体适用规则 | 第21-22页 |
4.2.3 未明确网络隐私权的内容 | 第22-23页 |
第5章 大数据时代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完善建议 | 第23-29页 |
5.1 制定专门的网络隐私权法 | 第23-24页 |
5.2 明确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具体适用规则 | 第24-27页 |
5.2.1 明确权利义务内容 | 第24-26页 |
5.2.2 明确责任承担方式 | 第26-27页 |
5.3 明确网络隐私权的内容 | 第27-29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