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税法论文

中国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化转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3页
    1.问题的提出第8页
    2.选题意义第8-9页
    3.国内、国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第9-11页
    4.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1-13页
第1章 中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历史演进第13-20页
    1.1 在计划经济时期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第13-16页
    1.2 在计划商品经济时期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第16-18页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第18-20页
第2章 中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第20-33页
    2.1 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第20-29页
        2.1.1 对西部大开发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第20-23页
        2.1.2 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第23-25页
        2.1.3 对中部崛起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第25-27页
        2.1.4 对东部经济特区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第27-29页
    2.2 行业税收优惠政策第29-31页
        2.2.1 对涉农事项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第29-30页
        2.2.2 对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第30-31页
    2.3 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第31-33页
第3章 中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弊分析第33-39页
    3.1 中国税收优惠政策的积极作用第33-35页
        3.1.1 有利于统筹协调区域、行业经济发展第33页
        3.1.2 有利于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第33-34页
        3.1.3 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第34页
        3.1.4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市场化进程第34-35页
        3.1.5 有利于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第35页
    3.2 中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弊端第35-39页
        3.2.1 税收优惠权力主体不明确,立法层级低第36页
        3.2.2 税收优惠的管理不规范,没有规定决策和执行程序第36-37页
        3.2.3 税收优惠没有纳入预算管理,容易造成预算失控第37-38页
        3.2.4 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平衡导致地区差距日益拉大第38页
        3.2.5 过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第38-39页
第4章 中国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化基本构想第39-47页
    4.1 中国税收优惠由政策向法律转化的可行性分析第39-40页
        4.1.1 税收优惠政策法律化的法律本土资源第39-40页
        4.1.2 国外税收优惠法律的发展第40页
    4.2 中国税收优惠由政策向法律转化的路径选择第40-43页
        4.2.1 中国税收优惠政策法律化的模式第41页
        4.2.2 中国税收优惠政策法律化的原则第41-42页
        4.2.3 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化第42-43页
    4.3 中国税收优惠政策法律化所需要采取的配套措施第43-47页
        4.3.1 明确税收优惠立法权的主体,提高立法层级第43-44页
        4.3.2 完善预算法律,建立税式支出预算管理制度第44-45页
        4.3.3 制订区域均衡发展的系列法律,支持“中部大崛起”、“西部大开 发”第45-46页
        4.3.4 完善税收优惠在执法上的的监督机制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诉讼法中电子数据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