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 1.2 多路阀操控性研究的对象 | 第9-10页 |
| 1.3 多路阀操控性的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 1.3.1 多路阀的概况 | 第10页 |
| 1.3.2 多路阀阀口流量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3 多路阀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4.1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 1.4.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2 中型液压挖掘机多路阀和先导阀的理论分析 | 第15-28页 |
| 2.1 多路阀液压系统分析 | 第15-17页 |
| 2.2 多路阀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7-23页 |
| 2.2.1 多路阀阀芯力学特性分析 | 第17-19页 |
| 2.2.2 多路阀阀口过流面积数值解析 | 第19-23页 |
| 2.3 先导液压系统分析 | 第23-27页 |
| 2.3.1 减压式先导阀的结构原理 | 第23-24页 |
| 2.3.2 先导阀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4-2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3 多路阀操控性能指标分析 | 第28-36页 |
| 3.1 液压挖掘机多路阀操控性能的定性分析 | 第28-33页 |
| 3.1.1 多路阀阀芯力学特性分析 | 第28-29页 |
| 3.1.2 先导手柄对多路阀阀口流量控制的定性分析 | 第29-33页 |
| 3.2 液压挖掘机多路阀操控性能的参数化分析 | 第33-35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4 先导阀—多路阀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与优化 | 第36-57页 |
| 4.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6-39页 |
| 4.1.1 先导阀AMESim模型的建立 | 第36页 |
| 4.1.2 多路阀AMESim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 4.1.3 多路阀阀口流量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 4.2 单个模型的仿真分析 | 第39-47页 |
| 4.2.1 减压式先导阀特性仿真分析 | 第39-40页 |
| 4.2.2 多路阀阀芯位移特性仿真分析 | 第40-42页 |
| 4.2.3 多路阀阀口流量仿真分析 | 第42-47页 |
| 4.3 先导阀—多路阀综合特性曲线的分析与优化 | 第47-56页 |
| 4.3.1 铲斗联先导阀—多路阀综合特性曲线的分析与优化 | 第47-54页 |
| 4.3.2 动臂联先导阀—多路阀综合特性曲线的分析与优化 | 第54-5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实验研究 | 第57-64页 |
| 5.1 实验设计 | 第57-59页 |
| 5.1.1 实验设备 | 第57-58页 |
| 5.1.2 实验原理图与测点分布 | 第58-59页 |
| 5.1.3 实验内容 | 第59页 |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9-63页 |
| 5.2.1 先导控制压力的测试 | 第59-61页 |
| 5.2.2 阀口流量的测试 | 第61-63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64页 |
| 6.2 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