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方法论文--盾构法(全断面开挖)论文

裂缝条件下盾构管片氯盐侵蚀数值模拟与耐久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耐久性研究第11-13页
        1.2.2 国内耐久性研究第13-15页
    1.3 氯盐侵蚀下的管片耐久性研究第15-16页
    1.4 带裂缝的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第16-18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5.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
        1.5.2 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数值软件及其模块应用介绍第20-27页
    2.1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介绍第20-22页
        2.1.1 多物理场耦合问题背景第20-21页
        2.1.2 软件介绍第21-22页
    2.2 PDE模块应用第22-26页
        2.2.1 系数型偏微分方程第22-24页
        2.2.2 氯离子扩散方程第24-25页
        2.2.3 数值模拟流程第25-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氯盐侵蚀机制数值模拟研究第27-56页
    3.1 人工环境试验简介第27-34页
        3.1.1 试验目的第27页
        3.1.2 试验材料第27-28页
        3.1.3 试验工况第28-29页
        3.1.4 试验装置及步骤第29-31页
        3.1.5 试验结果第31-34页
    3.2 主要参数推导第34-37页
        3.2.1 表面氯离子浓度第34-36页
        3.2.2 扩散系数第36-37页
    3.3 数值模拟模型第37-40页
        3.3.1 几何模型第37-38页
        3.3.2 物理模型第38-40页
        3.3.3 模拟工况第40页
    3.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0-51页
        3.4.1 模拟结果第40-45页
        3.4.2 结果分析第45-50页
        3.4.3 分析结论第50-51页
    3.5 数值模拟与人工环境试验结果对比及分析第51-55页
        3.5.1 结果对比第51-54页
        3.5.2 对比分析第54-55页
    3.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4 考虑裂缝的氯盐侵蚀机制数值模拟研究第56-79页
    4.1 裂缝损伤第56-59页
        4.1.1 混凝土损伤第56页
        4.1.2 裂缝分类及成因第56-58页
        4.1.3 裂缝表征参数第58-59页
    4.2 工况选取与模型的建立第59-61页
        4.2.1 数值模拟目的及方法第59-60页
        4.2.2 工况选取第60页
        4.2.3 数值模型第60-61页
    4.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61-70页
        4.3.1 模拟结果第61-65页
        4.3.2 总体规律第65页
        4.3.3 裂缝影响范围第65-68页
        4.3.4 最大氯离子浓度第68-70页
    4.4 考虑裂缝的氯离子侵蚀模型第70-77页
        4.4.1 函数的确定第70-76页
        4.4.2 考虑裂缝的氯离子侵蚀模型第76-77页
    4.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5 多因素耦合下的管片耐久性能评价模型第79-91页
    5.1 结构荷载作用下裂缝计算第79-82页
        5.1.1 管片结构荷载作用与计算图式第79-80页
        5.1.2 模拟算例第80-82页
    5.2 裂缝计算第82-85页
        5.2.1 平均裂缝间距计算第82-83页
        5.2.2 平均裂缝宽度计算第83-84页
        5.2.3 最大裂缝宽度计算第84-85页
        5.2.4 模拟算例第85页
    5.3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管片耐久性评价模型第85-86页
        5.3.1 荷载耦合第85-86页
        5.3.2 损伤、侵蚀、荷载耦合下管片耐久性评价模型第86页
    5.4 工程应用第86-90页
        5.4.1 实际与试验的相似折减第86-87页
        5.4.2 实例分析第87-90页
    5.5 本章小结第90-9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6.1 主要研究成果第91-92页
    6.2 研究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99-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干寒地区常见病害对公路桥梁可靠性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小波分析的隧道突水前兆信息去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