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假单胞杆菌YZ-26 | 第12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 | 第12-17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的底物特异性 | 第12-15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的代谢途径 | 第15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应用 | 第15-17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环酰亚胺水解酶突变体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 第22-30页 |
·前言 | 第22页 |
·材料 | 第22-23页 |
·载体和菌株 | 第22页 |
·主要的酶和化学试剂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6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的定点突变 | 第23-25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突变体的表达 | 第25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突变体蛋白纯化 | 第25-26页 |
·酶活分析及蛋白含量测定 | 第26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26-29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26-27页 |
·突变体蛋白的表达 | 第27-28页 |
·突变体的酶活性分析 | 第28页 |
·突变体蛋白的纯化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环酰亚胺水解酶的锌离子结合特性分析 | 第30-40页 |
·前言 | 第30页 |
·材料 | 第30-31页 |
·主要的化学试剂 | 第30页 |
·主要的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方法 | 第31-33页 |
·PAR对环酰亚胺水解酶酶活的影响 | 第31页 |
·脱辅基环酰亚胺水解酶的制备 | 第31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的锌离子结合常数的计算 | 第31页 |
·锌离子竞争实验 | 第31页 |
·圆二色谱 | 第31-32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晶体的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PAR引起环酰亚胺水解酶活性下降 | 第33-34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是锌离子依赖性酶 | 第34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及其突变体的锌离子结合能力的确定 | 第34-35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及其突变体的圆二色谱 | 第35-36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晶体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环酰亚胺水解酶中半胱氨酸残基性质分析 | 第40-47页 |
·前言 | 第40页 |
·材料 | 第40页 |
·主要的化学试剂 | 第40页 |
·主要的仪器设备 | 第40页 |
·方法 | 第40-42页 |
·蛋白游离巯基含量测定 | 第40-41页 |
·还原与非还原SDS-PAGE分析 | 第41页 |
·蛋白与PAR的锌离子竞争实验 | 第41页 |
·蛋白分子状态分析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4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不存在二硫键 | 第42页 |
·环酰亚胺水解酶不形成分子间二硫键 | 第42-43页 |
·半胱氨酸突变酶的锌离子结合能力降低 | 第43页 |
·半胱氨酸残基影响imidase分子聚合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况 | 第49-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