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3.1 胜任力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2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4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1-23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1.5 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24-25页 |
1.5.1 论文研究的重点 | 第24页 |
1.5.2 论文研究的难点 | 第24页 |
1.5.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4-25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第25-33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2.1.1 胜任力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2.1.2 人力资源招聘理论 | 第28-30页 |
2.2 主要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0-33页 |
2.2.1 胜任力的定义 | 第30-31页 |
2.2.2 项目管理的定义 | 第31页 |
2.2.3 招聘的定义 | 第31-33页 |
3 项目管理者胜任力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33-51页 |
3.1 项目管理者胜任力的确定 | 第33-34页 |
3.2 因素分析 | 第34-37页 |
3.2.1 因素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3.2.2 因素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35页 |
3.2.3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和KMO检验 | 第35-37页 |
3.3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37-45页 |
3.3.1 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因素数目的原则 | 第37-38页 |
3.3.2 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因素负荷量 | 第38-45页 |
3.4 样本数据的信度检验 | 第45-47页 |
3.4.1 信度检验的基本原理 | 第45页 |
3.4.2 样本数据的信度检验 | 第45-47页 |
3.5 主成分的命名与项目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第47-51页 |
4 项目管理者的结构胜任力模型分析 | 第51-59页 |
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第51-54页 |
4.1.1 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 | 第51页 |
4.1.2 结构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优势 | 第51-52页 |
4.1.3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52-54页 |
4.2 项目管理者胜任力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54-59页 |
4.2.1 参数估计值与误差因子对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 | 第54-57页 |
4.2.2 拟合指数对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 | 第57-59页 |
5 项目管理者和企业的演化稳定分析 | 第59-67页 |
5.1 演化博弈论概述 | 第59-60页 |
5.1.1 演化博弈论的定义 | 第59页 |
5.1.2 演化博弈理论的计算步骤 | 第59-60页 |
5.2 项目管理人员与企业的演化博弈矩阵 | 第60-61页 |
5.3 演化稳定点的求解 | 第61-62页 |
5.4 项目管理者和企业的长期稳定性分析 | 第62-67页 |
5.4.1 项目管理者的长期稳定性分析 | 第62-63页 |
5.4.2 企业的长期稳定性分析 | 第63-64页 |
5.4.3 项目管理者和企业的长期稳定性图解分析 | 第64-6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7-71页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