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离异家庭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个案研究--以社会工作介入为视角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问题的提出:现实验证第10页
        1.1.2 问题的延伸:现状反思第10页
        1.1.3 问题的回归:危机和挑战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5-16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创新点第16-18页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1页
    2.1 主要概念界定第18页
        2.1.1 离异家庭第18页
        2.1.2 大学生恋爱问题第18页
    2.2 理论依据第18-21页
        2.2.1 社会认知理论第18-19页
        2.2.2 行为理论第19页
        2.2.3 ABC 理论第19-21页
第3章 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第21-29页
    3.1 接案第21-24页
        3.1.1 案主的背景资料第21页
        3.1.2 学校、同辈群体和亲人对案主的评价第21-23页
        3.1.3 案主综合访谈结果分析第23-24页
    3.2 案主的需求分析和预估第24-27页
        3.2.1 需求分析第24-25页
        3.2.2 预估第25-27页
    3.3 服务目标和实施计划第27-29页
        3.3.1 服务目标第27页
        3.3.2 实施计划的制定第27-29页
第4章 离异家庭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个案服务第29-39页
    4.1 情绪发泄第29-30页
    4.2 识别不合理情绪第30-31页
        4.2.1 识别来自家庭方面的认知偏差第30页
        4.2.2 识别失恋导致的非理性情绪第30-31页
    4.3 矫正不合理情绪第31-33页
        4.3.1 矫正家庭方面的认知偏差第31-32页
        4.3.2 矫正失恋产生的非理性情绪第32-33页
    4.4 形成理性思考方式第33-38页
        4.4.1 正确认识自己第33-35页
        4.4.2 案主的变化第35-38页
    4.5 巩固效果第38-39页
第5章 结案和评估第39-42页
    5.1 结案第39-40页
    5.2 评估第40-42页
第6章 总结和拓展第42-46页
    6.1 总结第42-44页
        6.1.1 总结离异家庭大学生恋爱问题形成的原因第42页
        6.1.2 社会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对策建议第42-44页
    6.2 反思和不足之处第44-46页
        6.2.1 反思第44页
        6.2.2 不足之处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53页
    附录1 关于案主 A 的访谈提纲第49-50页
    附录2 关于案主 A 的老师、同学和母亲的访谈提纲第50-52页
    附录3 调查问卷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
下一篇: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