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混凝土开裂机理 | 第12-14页 |
1.2.2 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评价 | 第14-18页 |
1.2.3 二次衬砌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 第18-19页 |
1.3 存在问题 | 第19页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21-35页 |
2.1 原材料 | 第21-23页 |
2.1.1 水泥 | 第21页 |
2.1.2 粉煤灰 | 第21-22页 |
2.1.3 集料 | 第22页 |
2.1.4 外加剂 | 第22-23页 |
2.1.5 水 | 第23页 |
2.2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第23-26页 |
2.2.1 工作性能试验 | 第23页 |
2.2.2 抗压强度试验 | 第23-24页 |
2.2.3 抗拉强度试验 | 第24页 |
2.2.4 收缩形变试验 | 第24-26页 |
2.2.5 弹性模量试验 | 第26页 |
2.3 抗裂性能试验方法 | 第26-33页 |
2.3.1 改进圆环法 | 第26-29页 |
2.3.2 改进圆环法的验证 | 第29-30页 |
2.3.3 抗裂系数 | 第30-31页 |
2.3.4 抗裂系数的验证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配合比参数对二次衬砌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35-52页 |
3.1 水灰比对二次衬砌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35-39页 |
3.1.1 配合比与基本力学性能 | 第35-36页 |
3.1.2 弹性模量 | 第36页 |
3.1.3 抗拉强度 | 第36-37页 |
3.1.4 收缩形变 | 第37-38页 |
3.1.5 水灰比对混凝土抗裂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38-39页 |
3.2 骨料最大粒径对二次衬砌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39-44页 |
3.2.1 配合比与基本力学性能 | 第40页 |
3.2.2 弹性模量 | 第40-41页 |
3.2.3 抗拉强度 | 第41-42页 |
3.2.4 收缩形变 | 第42-43页 |
3.2.5 骨料最大粒径对混凝土抗裂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43-44页 |
3.3 砂率对二次衬砌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44-47页 |
3.3.1 配合比与基本力学性能 | 第44页 |
3.3.2 弹性模量 | 第44-45页 |
3.3.3 抗拉强度 | 第45-46页 |
3.3.4 收缩形变 | 第46页 |
3.3.5 砂率对混凝土抗裂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46-47页 |
3.4 胶凝材料用量对二次衬砌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47-51页 |
3.4.1 配合比与基本力学性能 | 第47-48页 |
3.4.2 弹性模量 | 第48页 |
3.4.3 抗拉强度 | 第48-49页 |
3.4.4 收缩形变 | 第49-50页 |
3.4.5 胶凝材料总量对混凝土抗裂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50-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外加剂与掺合料对二次衬砌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52-71页 |
4.1 减水剂对二次衬砌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52-56页 |
4.1.1 配合比与基本力学性能 | 第52-53页 |
4.1.2 弹性模量 | 第53-54页 |
4.1.3 抗拉强度 | 第54-55页 |
4.1.4 收缩形变 | 第55-56页 |
4.1.5 减水剂对混凝土抗裂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56页 |
4.2 膨胀剂对二次衬砌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56-61页 |
4.2.1 配合比与基本力学性能 | 第57-58页 |
4.2.2 弹性模量 | 第58页 |
4.2.3 抗拉强度 | 第58-59页 |
4.2.4 收缩形变 | 第59-60页 |
4.2.5 膨胀剂对混凝土抗裂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60-61页 |
4.3 粉煤灰对二次衬砌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61-65页 |
4.3.1 配合比与基本力学性能 | 第62页 |
4.3.2 弹性模量 | 第62-63页 |
4.3.3 抗拉强度 | 第63页 |
4.3.4 收缩形变 | 第63-64页 |
4.3.5 粉煤灰对混凝土抗裂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64-65页 |
4.4 减缩剂对二次衬砌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65-69页 |
4.4.1 配合比与基本力学性能 | 第66页 |
4.4.2 弹性模量 | 第66-67页 |
4.4.3 抗拉强度 | 第67-68页 |
4.4.4 收缩形变 | 第68页 |
4.4.5 减缩剂对混凝土抗裂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68-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复合抗裂材料的组成设计及性能评价 | 第71-83页 |
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71-73页 |
5.2 复合外加剂的研制 | 第73-75页 |
5.2.1 原材料的选择 | 第73页 |
5.2.2 正交试验方案 | 第73-74页 |
5.2.3 配合比设计 | 第74页 |
5.2.4 最优配比的确定 | 第74-75页 |
5.3 掺入复合外加剂的混凝土基本性能 | 第75-77页 |
5.3.1 配合比 | 第75-76页 |
5.3.2 工作性能 | 第76页 |
5.3.3 抗折、抗压强度 | 第76页 |
5.3.4 弹性模量 | 第76-77页 |
5.3.5 劈裂抗拉强度 | 第77页 |
5.4 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 第77-79页 |
5.4.1 收缩形变 | 第78页 |
5.4.2 开裂敏感性 | 第78-79页 |
5.4.3 圆环约束试验 | 第79页 |
5.5 复合外加剂抗裂性能分析 | 第79-82页 |
5.5.1 微观形貌 | 第79-81页 |
5.5.2 结果分析 | 第81-8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结论 | 第83-84页 |
6.2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