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关注创造力研究 | 第10-22页 |
·中国对创造力的呼吁 | 第10-13页 |
·个性与创造力 | 第13-17页 |
·个性对创造力的意义 | 第13-14页 |
·个性化教育思潮对创造力的解放 | 第14-16页 |
·个性化教育的新问题——如何对待资优儿童 | 第16-17页 |
·与创造力培养相关的新理论 | 第17-22页 |
·隐性知识进入知识概念 | 第17-18页 |
·多元智能与创造力 | 第18-19页 |
·“创造观”的转变 | 第19-22页 |
第2章 关注儿童美术教育 | 第22-28页 |
·美术教育对创造力培养的作用 | 第22-25页 |
·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 | 第25-28页 |
第3章 影响儿童美术创造力的个性特征 | 第28-58页 |
·独立性与创造力 | 第28-30页 |
·观察力与创造力 | 第30-32页 |
·想象力与创造力 | 第32-34页 |
·感受力与创造力 | 第34-38页 |
·理解力与创造力 | 第38-40页 |
·直觉与创造力 | 第40-45页 |
·兴趣与创造力 | 第45-47页 |
·动机与创造力 | 第47-51页 |
·思维品质与创造力 | 第51-54页 |
·自我管理能力与创造力 | 第54-58页 |
第4章 儿童美术创造力培养的教学原则 | 第58-82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58-64页 |
·尊重学科特点 | 第59页 |
·遵循儿童发展规律 | 第59-61页 |
·关于现象一——简笔画 | 第61-62页 |
·关于现象二——示范画 | 第62-63页 |
·关于现象三——教学内容的自由主义 | 第63-64页 |
·综合性原则 | 第64-69页 |
·“大美术”观 | 第65-66页 |
·与其他科目的融合 | 第66-67页 |
·灵活的学习方式 | 第67页 |
·广泛的课程资源 | 第67-69页 |
·实践性原则 | 第69-72页 |
·实践性原则的意义和内涵 | 第70-71页 |
·对技能的理解 | 第71-72页 |
·愉悦性原则 | 第72-73页 |
·全面评价原则 | 第73-78页 |
·评价的内容 | 第74页 |
·评价的标准 | 第74-75页 |
·评价的方式 | 第75-76页 |
·鼓励性评价态度 | 第76-77页 |
·关于创造力测验 | 第77-78页 |
·教师的高素质原则 | 第78-82页 |
·创新素质 | 第78-79页 |
·爱心素质 | 第79页 |
·责任心素质 | 第79-82页 |
第5章 思考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