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多年生草本果类论文--草莓论文

“红太后”草莓组织培养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8页
    1.1 草莓的生物学特性第10页
        1.1.1 草莓的形态特征第10页
        1.1.2 草莓的地理分布第10页
    1.2 现代草莓的起源第10-11页
    1.3 草莓病毒性病害第11-12页
        1.3.1 草莓病毒病原种类第11页
        1.3.2 草莓病毒的检测第11页
        1.3.3 草莓病毒病的防治第11-12页
    1.4 草莓育种方面的研究第12-13页
    1.5 草莓快繁研究第13-16页
        1.5.1 外植体的选择第13页
        1.5.2 外植体灭菌第13页
        1.5.3 草莓快繁途径第13-14页
        1.5.4 培养基类型对草莓组织培养的影响第14页
        1.5.5 激素对草莓组织培养效果的影响第14-15页
        1.5.6 内生细菌对草莓培养效果的影响第15页
        1.5.7 褐变对草莓组织培养的影响第15页
        1.5.8 玻璃化对草莓组织培养的影响第15-16页
        1.5.9 组培苗的生根和移栽第16页
    1.6 草莓脱毒第16-17页
    1.7 草莓组织培养研究现状第17页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红太后”草莓组织培养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第18-29页
    2.1 材料第18-19页
        2.1.1 外植体第18页
        2.1.2 基本培养基第18页
        2.1.3 主要试剂第18-19页
        2.1.4 主要仪器第19页
    2.2 方法第19-21页
        2.2.1 0.1%升汞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消毒效果的影响第19页
        2.2.2 不同浓度 6-BA 对“红太后”草莓丛生芽诱导率的影响第19-20页
        2.2.3 激素配比对“红太后”草莓丛生芽增重的影响第20-21页
        2.2.4 “红太后”草莓丛生芽生根试验第2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1-29页
        2.3.1 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的影响第21-22页
        2.3.2 不同浓度 6 -BA 对“红太后”草莓丛生芽诱导率的影响第22-23页
        2.3.3 激素配比对“红太后”草莓丛生芽增重的影响第23-26页
        2.3.4 不同处理对“红太后”草莓丛生芽生根的影响第26-29页
第三章 有机物对丛生芽增殖倍数的影响第29-37页
    3.1 材料与试剂第29页
        3.1.1 材料第29页
        3.1.2 基本培养基第29页
        3.1.3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29页
    3.2 方法第29页
        3.2.1 培养基的配制第29页
        3.2.2 接种方法第29页
        3.2.3 培养条件第29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9-37页
        3.3.1 不同处理对“红太后”草莓丛生芽增殖倍数的影响第29-31页
        3.3.2 各有机物浓度对“红太后”草莓丛生芽增殖倍数的影响第31-36页
        3.3.3 结论与讨论第36-37页
第四章 青霉素和“84 消毒液”抑菌效果的研究第37-39页
    4.1 材料与试剂第37页
        4.1.1 材料第37页
        4.1.2 主要化学试剂第37页
        4.1.3 主要仪器第37页
    4.2 方法第37-38页
        4.2.1 “84 消毒液”对“红太后”草莓内生菌的抑制试验第37页
        4.2.2 不同浓度青霉素对“红太后”草莓内生菌的抑制试验第37-38页
    4.3 试验结果第38-39页
        4.3.1 “84 消毒液”对丛生芽消毒效果的影响第38页
        4.3.2 不同浓度青霉素对“红太后”草莓内生菌的影响第38-39页
第五章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致谢第44-45页
附录第45-47页
作者简介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风信子DFR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下一篇:外源亚精胺对铅胁迫下茶树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