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以福建省部分高校为例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一、绪论第10-18页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2-16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三)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第16-18页
        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2. 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第17-18页
二、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第18-26页
    (一) 相关概述第18-22页
        1. 价值第18-19页
        2. 价值观第19-20页
        3.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第20-22页
    (二) 理论基础第22-26页
        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2-23页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第23-24页
        3. 政治文化理论第24页
        4. 政治社会化理论第24-26页
三、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规律探究第26-31页
    (一)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形成的基本特征第26-27页
        1. 社会历史性第26页
        2. 自主发展性第26-27页
        3. 不稳定性第27页
        4. 可塑性强第27页
    (二)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形成的“知情意行”作用律第27-31页
        1. 政治认知是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形成的思想先导第28-29页
        2. 政治情感是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基础第29页
        3. 政治意志是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形成的精神保证第29-30页
        4. 政治行为是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形成的行动表现第30-31页
四、福建高校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现状调查及分析第31-42页
    (一)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研究过程第31-33页
    (二) 福建高校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现状调查分析第33-42页
        1. 大学生政治认知状况:政治立场坚定,但少部分政治认知模糊第33-36页
        2. 大学生政治情感状况:政治热情普遍较高,但社会责任感淡化第36-38页
        3. 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政治参与意识普遍较强,但政治参与实践少第38-42页
五、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2-50页
    (一) 宏观环境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第42-44页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的冲击第42-43页
        2.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第43-44页
    (二) 微观环境的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第44-50页
        1. 家庭教育的间接影响第44-45页
        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第45-46页
        3. 同辈群体相互暗示第46-47页
        4. 个体身心发展不成熟第47-50页
六、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第50-59页
    (一)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原则第50-51页
        1. 以学生为本原则第50页
        2.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第50-51页
        3. 价值性原则第51页
        4. 整体性原则第51页
    (二)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第51-59页
        1. 国家层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第51-53页
        2. 学校层面:提升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第53-55页
        3. 社会层面:丰富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资源体系第55-56页
        4. 家庭层面:重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第56-57页
        5. 个体层面: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能动性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研究--基于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思考
下一篇: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