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性质和价值 | 第13-27页 |
一、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概念界定 | 第13-18页 |
(一) 定义概说 | 第13-16页 |
(二)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与抗诉的异同 | 第16-18页 |
(三)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与一般工作检察建议的区别 | 第18页 |
二、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性质 | 第18-22页 |
(一) 学术界有关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性质的争议 | 第18-21页 |
(二) 本文对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性质的认识 | 第21-22页 |
三、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价值 | 第22-27页 |
(一) 有利于简化再审程序,提高办案效率 | 第22-23页 |
(二) 有利于调动基层检察工作积极性,节约司法资源 | 第23-24页 |
(三) 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公民权利救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第24-25页 |
(四) 有利于建立法检之间的互动工作机制,推动司法公正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和申请条件 | 第27-35页 |
一、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 | 第27-30页 |
(一) 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的简单轻微案件 | 第27-28页 |
(二) 宜于由原审人民法院进行再审的案件 | 第28页 |
(三) 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调解案件 | 第28-29页 |
(四) 对申诉人提出在原审法院诉讼过程中未提供的新证据以及出现在法院生效判决之后的新情况、新理由类案件 | 第29页 |
(五) 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其他情形 | 第29-30页 |
二、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申请条件 | 第30-35页 |
(一) 申请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前置条件 | 第30-31页 |
(二) 申请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相关问题 | 第31-35页 |
第三章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程序 | 第35-43页 |
一、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运行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一) 检察机关运行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缺乏操作性程序流程 | 第36页 |
(二) 人民法院对于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回复机制的不完善 | 第36-37页 |
(三) 检察机关承办人员对程序操作过于随意 | 第37-38页 |
二、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程序规制 | 第38-43页 |
(一) 检察机关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程序流程的规范化 | 第38-40页 |
(二) 人民法院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程序流程的规范化 | 第40-41页 |
(三)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双向制约程序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效力 | 第43-47页 |
一、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柔性效力 | 第43-45页 |
二、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相对刚性效力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