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12页 |
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6-7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10页 |
3 本文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0-11页 |
4 研究假设 | 第11-12页 |
第1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概述 | 第12-16页 |
·心理健康的定义 | 第12页 |
·心理健康的标准 | 第12-16页 |
第2章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假设验证 | 第16-22页 |
·青岛市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 | 第16页 |
·示范中学与普通中学心理健康测验的比较 | 第16-17页 |
·男女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 第17页 |
·初中高中各年级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 第17-18页 |
·中学生各分量表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 第18-21页 |
·学习成绩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 第21-22页 |
第3章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 第22-31页 |
·家庭因素 | 第22-24页 |
·家庭环境 | 第22页 |
·父母的文化修养和教养方式 | 第22-24页 |
·学校因素 | 第24-28页 |
·校园文化 | 第24-25页 |
·教育教学氛围 | 第25-26页 |
·教师因素 | 第26-28页 |
·社会因素 | 第28-29页 |
·社会环境 | 第28-29页 |
·个体因素 | 第29-31页 |
·遗传因素 | 第29页 |
·青春期心理 | 第29-30页 |
·自我认知 | 第30-31页 |
第4章 对青岛市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 第31-40页 |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 第31-33页 |
·开设和完善心理健康课程,加强中学生自我心理保健 | 第33-34页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学校育人环境 | 第34-36页 |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努力完善中学生心理档案 | 第36-38页 |
·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