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第2章 票据的概念、业务、作用及相关理论 | 第13-22页 |
2.1 票据概念及业务 | 第13-17页 |
2.1.1 汇票、本票、支票的区别 | 第13-15页 |
2.1.2 票据业务介绍 | 第15-17页 |
2.2 票据业务的作用 | 第17-19页 |
2.3 票据的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3.1 真实票据理论 | 第19页 |
2.3.2 票据无因性理论 | 第19-22页 |
第3章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识别 | 第22-26页 |
3.1 承兑风险识别 | 第23页 |
3.2 贴现风险识别 | 第23-25页 |
3.3 转贴现业务风险识别 | 第25页 |
3.4 票据托收业务风险识别 | 第25-26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3页 |
4.1 国内外票据市场现状 | 第26-28页 |
4.1.1 国外票据市场现状 | 第26-27页 |
4.1.2 我国票据市场现状 | 第27-28页 |
4.2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 第28-30页 |
4.3 我国票据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4.3.1 票据业务的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 | 第30页 |
4.3.2 票据业务运行体制不够完善 | 第30页 |
4.3.3 缺少票据业务风险应急预案 | 第30页 |
4.3.4 票据违规惩戒整治成效不明显 | 第30-31页 |
4.3.5 市场风险管理难度大 | 第31页 |
4.3.6 信用制度不完整 | 第31-33页 |
第5章 票据业务风险案例分析 | 第33-41页 |
5.1 票据业务风控机制不健全案例分析 | 第33-34页 |
5.1.1 案例背景 | 第33页 |
5.1.2 案例分析 | 第33页 |
5.1.3 案例小结 | 第33-34页 |
5.2 票据业务运行体制不完善案例分析 | 第34-35页 |
5.2.1 案例背景 | 第34页 |
5.2.2 案例分析 | 第34-35页 |
5.2.3 案例小结 | 第35页 |
5.3 票据业务缺少应急管理案例分析 | 第35-36页 |
5.3.1 案例背景 | 第35-36页 |
5.3.2 案例分析 | 第36页 |
5.3.3 案例小结 | 第36页 |
5.4 票据业务惩戒实效不明显案例分析 | 第36-38页 |
5.4.1 案例背景 | 第36-37页 |
5.4.2 案例分析 | 第37页 |
5.4.3 案例小结 | 第37-38页 |
5.5 票据业务市场风险管理难度加大案例分析 | 第38-39页 |
5.5.1 案例背景 | 第38页 |
5.5.2 案例分析 | 第38页 |
5.5.3 案例小结 | 第38-39页 |
5.6 票据业务信用制度不完整案例分析 | 第39-41页 |
5.6.1 案例背景 | 第39页 |
5.6.2 案例分析 | 第39-40页 |
5.6.3 案例小结 | 第40-41页 |
第6章 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管理建议 | 第41-45页 |
6.1 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 | 第41-43页 |
6.1.1 加快相关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强化信用制度和监管 | 第41页 |
6.1.2 精准票据查验工作流程对接,建立票据多维信息数据库 | 第41页 |
6.1.3 完善业务核算模式,有效管理表外业务 | 第41-42页 |
6.1.4 加强银行间相互对称信息,降低市场风险管理难度 | 第42页 |
6.1.5 推进电票发展,减少人为防制风险 | 第42-43页 |
6.1.6 提高信息科技系统安全性 | 第43页 |
6.2 建立更好的票据业务内部环境,提高银行票据业务风险控制及运行体制. | 第43-45页 |
6.2.1 加强内部的管理 | 第43页 |
6.2.2 提高风险意识与应对能力 | 第43-44页 |
6.2.3 加强内控文化建设 | 第44页 |
6.2.4 增强绩效考核实效 | 第44页 |
6.2.5 改变传统思维理念 | 第44-45页 |
第7章 总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