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电气化铁路论文--接触网论文

基于4G网络通信的接触网检修挂接地线监测裝置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2页
        1.2.1 挂接地线监测装置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第10-1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2 监测装置总体设计及技术方案第14-24页
    2.1 地线监测管理系统总体框架第14页
    2.2 接触网“V停”作业影响与防护第14-18页
        2.2.1 感应电压分析与计算第15-18页
        2.2.2 接触网停电检修作业防护措施第18页
    2.3 监测装置技术方案第18-20页
        2.3.1 接地线状态检测方案第18-19页
        2.3.2 监测装置与服务器通信方案选择第19页
        2.3.3 卡轨器状态检测方案第19-20页
        2.3.4 监测主机与从机通信方案选择第20页
    2.4 4G通信的应用第20-22页
        2.4.1 4G网络构架第20-21页
        2.4.2 4G通信关键技术第21-22页
        2.4.3 4G通信特点第22页
    2.5 其他相关技术第22-23页
        2.5.1 定位技术第22-23页
        2.5.2 图像数据压缩技术第23页
    2.6 本章总结第23-24页
3 挂接地线监测装置硬件设计第24-34页
    3.1 微处理器选型第24-25页
    3.2 硬件电路整体框架第25-26页
    3.3 4G通信模块选择与设计第26-27页
        3.3.1 模块选型第26页
        3.3.2 4G模块接口电路设计第26-27页
        3.3.3 SIM卡接口电路设计第27页
    3.4 接地状态检测电路设计第27-30页
        3.4.1 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第27-28页
        3.4.2 位移传感器与MCU接口电路设计第28-29页
        3.4.3 蓝牙通信模块选择第29-30页
        3.4.4 HC05连接电路设计第30页
    3.5 图像采集模块选择与设计第30-31页
        3.5.1 串口摄像头模块选择第30页
        3.5.2 模块开关电路设计第30-31页
    3.6 其他模块电路设计第31-33页
        3.6.1 电源模块电路第31页
        3.6.2 GPS模块接口电路第31-32页
        3.6.3 电源电量监测电路第32-33页
    3.7 本章总结第33-34页
4 接触网检修挂接地线监测装置软件开发第34-46页
    4.1 软件开发环境第34页
    4.2 主程序设计第34-36页
    4.3 无线数据传输设计第36-38页
        4.3.1 网络连接设计第36-37页
        4.3.2 4G通信模块相关配置第37页
        4.3.3 通信协议的设计第37-38页
    4.4 接地线状态检测程序设计第38-39页
    4.5 定位信息解析及发送第39-41页
        4.5.1 NMEA0183标准协议第39页
        4.5.2 GPS 数据解析与发送程序设计第39-41页
    4.6 挂接图像信息采集与发送第41-43页
        4.6.1 串口摄像头通信协议第41-42页
        4.6.2 图像采集及发送程序设计第42-43页
    4.7 卡轨器接地状态检测及发送程序设计第43-44页
        4.7.1 HC05蓝牙模块配置第43页
        4.7.2 接地状态监测程序设计第43-44页
    4.8 按键输入及信息采集模式程序设计第44-45页
    4.9 本章小结第45-46页
5 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第46-54页
    5.1 实验目的与主要功能验证第46页
    5.2 后台管理系统功能第46-47页
    5.3 监测装置主要功能验证第47-49页
        5.3.1 临时接地线状态与GPS数据传输测试第47-48页
        5.3.2 挂接地线图像数据传输测试第48页
        5.3.3 液晶显示验证第48-49页
    5.4 联调实验第49-51页
    5.5 现场测试第51-52页
    5.6 实验问题及解决方案第52-53页
    5.7 本章小结第53-54页
6 总结及展望第54-56页
    6.1 总结第54页
    6.2 展望第54-56页
致谢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第62页
    附录一:参与项目情况第62页
    附录二: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等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载乘客导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机车电源试验平台的测控软件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