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

基于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的政府会计改革研究

内容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6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7-19页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9-26页
    2.1 政府会计与预算会计第19-20页
        2.1.1 政府会计概念的界定第19页
        2.1.2 对我国现行政府会计的认识第19-20页
    2.2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第20-21页
        2.2.1 收付实现制第20页
        2.2.2 权责发生制第20-21页
        2.2.3 修正的收付实现制第21页
        2.2.4 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第21页
    2.3 政府会计目标对会计确认基础的影响第21-24页
    2.4 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理论基础分析第24-26页
        2.4.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第24-25页
        2.4.2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5-26页
第3章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确认基础存在的问题第26-29页
    3.1 不利于政府性资产的界定、核算和反映第26页
    3.2 隐性负债藏而不露,加大财政风险第26-27页
    3.3 政府财务状况信息被扭曲,成本信息失真第27页
    3.4 不利于政府信息的披露和政府绩效考评第27-28页
    3.5 不能客观地反映财政实际结余和预算执行成果第28页
    3.6 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混淆,不能满足政府经济决策的需要第28-29页
第4章 美国政府会计改革经验的分析及借鉴第29-36页
    4.1 美国政府会计的改革实践第29-31页
        4.1.1 美国政府会计的改革背景第29页
        4.1.2 美国政府会计的具体改革方案——逐步拓展式第29-31页
    4.2 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优越性第31-33页
        4.2.1 真实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信息第31页
        4.2.2 强化公共受托责任,完善绩效评价第31-32页
        4.2.3 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提高政府持续能力第32页
        4.2.4 全面披露政府会计信息,防范财政风险第32-33页
        4.2.5 深化财政体制,建设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第33页
    4.3 美国经验及启示第33-36页
        4.3.1 引进权责发生制一定要考虑本国国情第33-34页
        4.3.2 改革要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第34页
        4.3.3 两种确认基础可以共存第34-35页
        4.3.4 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为改革提供法律保障第35-36页
第5章 我国政府会计确认基础改革的具体措施与路径设计第36-46页
    5.1 总体改革步骤构想第36-38页
        5.1.1 实行渐进式改革第36-37页
        5.1.2 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第37-38页
    5.2 具体要素第38-43页
        5.2.1 资产类事项第38-40页
        5.2.2 负债类事项第40-42页
        5.2.3 收支类事项第42-43页
    5.3 配套措施第43-46页
        5.3.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第44页
        5.3.2 加强人员培养和软件开发力度第44-45页
        5.3.3 加强政府审计的监督职能,完善监督体系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银行类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B2C环境下网站临场感与消费信任及购买意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