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2-20页 |
一、问题的缘由 | 第12-14页 |
(一) 缘于亲身体验 | 第12页 |
(二) 缘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 第12-13页 |
(三) 缘于幼儿意外事故现状 | 第13页 |
(四) 缘于政策法规的重视 | 第13-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一) 本研究对幼儿的意义 | 第14页 |
(二) 本研究对幼儿教师的意义 | 第14-15页 |
(三) 本研究对学科的理论发展意义 | 第15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三) 已有研究的局限 | 第17页 |
四、研究方案 | 第17-2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四) 研究进程 | 第19-20页 |
第一部分 本研究的相关内容 | 第20-25页 |
一、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第20-21页 |
(一) 幼儿教师 | 第20页 |
(二) 安全应急 | 第20-21页 |
(三) 安全应急素养 | 第21页 |
二、本研究中安全应急的内涵 | 第21-23页 |
(一) 安全应急事件的特征 | 第21-22页 |
(二) 安全应急的原则与理念 | 第22-23页 |
三、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的表现形式 | 第23-24页 |
四、影响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的相关因素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类案例分析 | 第25-32页 |
一、“噎食”类安全应急案例分析 | 第26-27页 |
(一) 案例及分析 | 第26页 |
(二) 此类事故症状及应急措施 | 第26-27页 |
二、“摔伤”类安全应急案例分析 | 第27-28页 |
(一) 案例及分析 | 第27页 |
(二) 此类事故症状及应急措施 | 第27-28页 |
三、“消毒灯灼伤”类安全应急案例分析 | 第28-29页 |
(一) 案例及分析 | 第28页 |
(二) 此类事故症状及应急措施 | 第28-29页 |
四、“骨折”类安全应急案例分析 | 第29-30页 |
(一) 案例及分析 | 第29页 |
(二) 此类事故症状及应急措施 | 第29-30页 |
五、“高热惊厥”类安全应急案例分析 | 第30-31页 |
(一) 案例及分析 | 第30页 |
(二) 此类事故症状及应急措施 | 第30-31页 |
六、其他安全应急类案例分析 | 第31-32页 |
第三部分 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32-39页 |
一、幼儿教师安全应急态度较好 | 第32-34页 |
二、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知识处于中等水平 | 第34-38页 |
三、幼儿教师安全应急行为具有个体差异性 | 第38-39页 |
第四部分 影响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的因素分析 | 第39-46页 |
一、个人因素与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 | 第39-43页 |
(一) 学历与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 | 第39页 |
(二) 专业与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 | 第39-40页 |
(三) 所学科目与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 | 第40-41页 |
(四) 教龄与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 | 第41-42页 |
(五) 自身努力与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 | 第42-43页 |
二、幼儿园因素与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 | 第43-45页 |
(一) 园培频率与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 | 第43页 |
(二) 园培方式与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 | 第43-44页 |
(三) 幼儿受伤频率与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 | 第44-45页 |
三、社会因素与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 | 第45-46页 |
第五部分 提高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的策略 | 第46-49页 |
一、强化幼儿教师安全应急意识 | 第46页 |
二、增设学前教育专业学科体系中的安全应急类科目 | 第46-47页 |
三、建立标准化的安全应急培训项目 | 第47页 |
四、增设年限制幼儿教师安全应急培训合格证书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