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城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城市土地整理研究进展第13页
        1.2.2 我国台湾地区城市土地整理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3 国内城市土地整理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城市土地整理的内容和方法第15-17页
2 城市土地整理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7-22页
    2.1 城市土地整理内涵与范围第17-18页
        2.1.1 城市土地整理概念第17页
        2.1.2 城市土地整理的目标第17-18页
        2.1.3 城市土地整理的范围第18页
        2.1.4 城市土地整理的内容第18页
    2.2 城市土地整理的基本理论第18-22页
        2.2.1 土地经济供给理论第18-19页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9-20页
        2.2.3 地租地价理论第20-21页
        2.2.4 集约利用理论第21-22页
3 城市土地整理的现状与需求分析第22-28页
    3.1 城市土地整理的现状第22-24页
    3.2 城市土地整理的需求分析第24-28页
        3.2.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需要第24-25页
        3.2.2 城市人口的增长与集聚的需要第25-26页
        3.2.3 城市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第26页
        3.2.4 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第26-27页
        3.2.5 政府调控的需要第27-28页
4 城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第28-35页
    4.1 城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内涵第28-29页
        4.1.1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内容第28页
        4.1.2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意义与原则第28-29页
    4.2 城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方法第29-32页
        4.2.1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第29-31页
        4.2.2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第31-32页
    4.3 城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确立第32-35页
        4.3.1 城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第32-34页
        4.3.2 评价指标分析第34-35页
5 城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以武汉市洪山区“城中村”改造为例第35-52页
    5.1 武汉市洪山区土地利用概况第35-37页
        5.1.1 洪山区区位概况第35页
        5.1.2 洪山区自然条件概况第35-36页
        5.1.3 洪山区经济社会条件第36-37页
    5.2 武汉市洪山区“城中村”改造概况第37-38页
        5.2.1 “城中村”改造背景第37页
        5.2.2 “城中村”改造方式第37-38页
        5.2.3 “城中村”改造进展第38页
    5.3 武汉市洪山区“城中村”改造综合效益评价第38-49页
        5.3.1 经济效益对比第39-43页
        5.3.2 社会效益对比第43-47页
        5.3.3 生态效益对比第47-49页
    5.4 洪山区城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第49-52页
6 提高城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对策建议第52-57页
    6.1 加强城市土地整理法制建设第52-53页
    6.2 制定科学的城市土地整理规划第53页
    6.3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避免城市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的的破坏第53-54页
    6.4 加强高新技术在城市土地整理中的运用第54-55页
    6.5 控制城市土地扩张、保护耕地第55页
    6.6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第55-56页
    6.7 建立专门的评价机构和评价体系第56-57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7.1 研究结论第57页
    7.2 不足和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宜昌地区柑橘产业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
下一篇:棚户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