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符号说明 | 第6-10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应用 | 第10-11页 |
1.2 发光混凝土研究 | 第11页 |
1.3 发光混凝土研究主要方向以及应用领域 | 第11-12页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13-35页 |
2.1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种类及其优劣简析 | 第13-14页 |
2.1.1 硫化物发光材料 | 第13页 |
2.1.2 铝酸盐系列长余辉发光材料 | 第13-14页 |
2.1.3 硅酸盐系列长余辉材料 | 第14页 |
2.2 长余辉材料的发光原理 | 第14-16页 |
2.3 用于发光混凝土中的发光材料种类的选择 | 第16页 |
2.3.1 发光混凝土中发光材料的选择出发点 | 第16页 |
2.3.2 发光混凝土中使用的发光材料的选择 | 第16页 |
2.4 铝酸锶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16-25页 |
2.4.1 制备工艺选择 | 第16-18页 |
2.4.1.1 燃烧合成法 | 第17页 |
2.4.1.2 溶胶凝胶法 | 第17页 |
2.4.1.3 化学共沉淀法 | 第17-18页 |
2.4.1.4 燃烧合成法 | 第18页 |
2.4.2 共沉淀法制备发光材料的过程 | 第18-25页 |
2.5 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性能测试 | 第25-33页 |
2.5.1 测试使用的仪器 | 第25-26页 |
2.5.2 发光粉测试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32页 |
2.5.3 效果最优发光粉XRD图谱测试分析 | 第32-33页 |
2.6 实验制备的长余辉发光粉样品发光效果 | 第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长余辉发光粉在发光混凝土中的应用 | 第35-65页 |
3.1 发光混凝土基体的制备 | 第35-40页 |
3.1.1 发光混凝土基体制备的设计思路 | 第35页 |
3.1.2 发光混凝土基体制备所需原材料及指标要求 | 第35-38页 |
3.1.3 混凝土基体的配合比计算 | 第38-39页 |
3.1.4 混凝土基体的试配过程 | 第39-40页 |
3.2 发光面层的制备 | 第40-46页 |
3.2.1 发光混凝土发光面层的基本组分及设计思路 | 第40页 |
3.2.2 发光面层配合比设计 | 第40-43页 |
3.2.3 发光面层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 第43页 |
3.2.4 发光面层的性能检测 | 第43-46页 |
3.3 发光混凝土的改性及应用领域研究 | 第46-65页 |
3.3.1 发光混凝土补偿改性技术研究及其在居民楼楼梯中的应用 | 第46-49页 |
3.3.2 发光混凝土增稠改性技术及其在应急指示标识中的应用 | 第49-52页 |
3.3.3 发光混凝土粘度改性技术及其在三角警示锥方面的应用 | 第52-54页 |
3.3.4 发光混凝土抗裂改性技术及其在农村公路边发光圆板中的应用 | 第54-57页 |
3.3.5 发光混凝土自流平改性技术及其在工艺品方面的应用 | 第57-60页 |
3.3.6 发光混凝土有机改性及其在混凝土发光字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 | 第60-65页 |
第四章 发光混凝土经济价值 | 第65-71页 |
4.1 发光混凝土在居民楼楼梯中的应用经济价值 | 第65-67页 |
4.1.1 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65页 |
4.1.2 材料费用增加计算 | 第65-66页 |
4.1.3 其他费用测算 | 第66页 |
4.1.4 居民楼应用综合费用测算 | 第66-67页 |
4.2 发光混凝土在应急指示标识中应用的经济价值 | 第67-68页 |
4.2.1 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67页 |
4.2.2 制作发光面层的材料成本计算 | 第67-68页 |
4.3 发光混凝土在农村公路边发光圆板中应用经济价值 | 第68-69页 |
4.3.1 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68页 |
4.3.2 材料费用计算 | 第68页 |
4.3.3 其他费用测算 | 第68-69页 |
4.4 发光混凝土在工艺品方面应用的经济价值 | 第69-71页 |
4.4.1 发光混凝土工艺品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69页 |
4.4.2 材料费用计算 | 第69页 |
4.4.3 其他费用测算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