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杂果类论文--枣论文

黄土丘陵区鱼鳞坑覆盖组合措施枣树水分耗散机制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1.2.1 黄土高原工程和覆盖措施经济林土壤水分调控研究进展第15-17页
        1.2.2 林木耗水规律研究进展第17-20页
        1.2.3 Hydrus模型在工程和覆盖措施中的应用第20-21页
    1.3 研究存在的不足第21-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32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2-23页
    2.2 研究目标第23页
    2.3 研究内容第23-24页
        2.3.1 不同鱼鳞坑覆盖组合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23页
        2.3.2 不同鱼鳞坑覆盖组合措施的土壤水分特征第23-24页
        2.3.3 不同鱼鳞坑覆盖组合枣树茎秆液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24页
        2.3.4 基于自动水分监测估算枣树蒸散的方法和应用第24页
        2.3.5 基于Hydrus-1D模型的枣园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第24页
    2.4 试验设计第24-30页
        2.4.1 实验布设第24-25页
        2.4.2 小区设置及监测点布置第25-26页
        2.4.3 监测方案第26-30页
    2.5 数据分析第30-31页
    2.6 技术路线图第31-32页
第三章 不同鱼鳞坑覆盖组合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32-41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2-34页
        3.1.1 取样点选择和取样方法第32-34页
        3.1.2 统计方法第34页
    3.2 主要土壤物理性质第34-39页
        3.2.1 土壤颗粒组成第34-35页
        3.2.2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第35-36页
        3.2.3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第36-37页
        3.2.4 土壤导水率第37-38页
        3.2.5 饱和含水量和形状系数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不同鱼鳞坑覆盖组合措施的土壤水分特征第41-53页
    4.1 鱼鳞坑覆盖组合措施土壤储水量时间动态特征第41-44页
    4.2 典型降雨条件下不同措施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第44-46页
    4.3 不同湿度条件下鱼鳞坑覆盖组合措施水分特征第46-47页
    4.4 不同鱼鳞坑覆盖组合措施土壤储水亏缺与补偿特征第47-51页
        4.4.1 不同措施土壤储水亏缺度第48-49页
        4.4.2 不同措施土壤储水亏缺的补偿与恢复第49-51页
    4.5 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不同鱼鳞坑覆盖组合枣树茎秆液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53-75页
    5.1 枣树不同生育期气象因子对茎秆液流日变化的影响第54-58页
        5.1.1 萌芽展叶期枣树液流速率和气象因子分析第54-55页
        5.1.2 开花坐果期枣树液流速率和气象因子分析第55-56页
        5.1.3 果实膨大期枣树液流速率和气象因子分析第56-57页
        5.1.4 成熟期枣树液流速率和气象因子分析第57-58页
    5.2 典型降雨下枣树茎秆液流和气象因子关系第58-64页
        5.2.1 开花坐果期典型降雨前后枣树液流速率分析第58-60页
        5.2.2 果实膨大期典型降雨前后枣树液流速率分析第60-62页
        5.2.3 成熟期典型降雨前后枣树液流速率分析第62-64页
    5.3 2014 -2016年不同鱼鳞坑覆盖组合措施茎秆液流速率日变化第64-65页
    5.4 枣树茎秆液流影响因素分析第65-73页
        5.3.1 不同水文年茎秆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偏相关分析第66-70页
        5.3.2 不同水文年茎秆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第70-73页
    5.5 小结第73-75页
第六章 基于自动水分监测估算枣树蒸散的方法和应用第75-86页
    6.1 基于自动水分监测估算枣园耗水方法的理论基础第75-79页
        6.1.1 土壤储水量的估算第75-76页
        6.1.2 利用土壤储水变化估算降雨入渗和枣树耗水第76-79页
    6.2 基于自动水分监测估算枣园耗水方法的验证第79-81页
        6.2.1 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枣树蒸散量对比分析第79-80页
        6.2.2 方差检验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枣树蒸散量第80-81页
    6.3 不同鱼鳞坑覆盖组合措施对降雨入渗和枣树耗水的影响第81-84页
        6.3.1 生育期不同月份鱼鳞坑覆盖组合措施对降雨入渗量的影响第81-82页
        6.3.2 生育期不同月份鱼鳞坑覆盖组合措施对土壤蒸发的影响第82-83页
        6.3.3 生育期不同月份鱼鳞坑覆盖组合措施对枣树蒸腾的影响第83-84页
    6.4 小结第84-86页
第七章 基于Hydrus-1D模型的枣园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第86-112页
    7.1 Hydrus-1D模型的构建第86-96页
        7.1.1 土壤水分动力学模型第86-89页
        7.1.2 根系吸水模型第89-93页
        7.1.3 作物潜在蒸腾蒸发量计算及划分第93-95页
        7.1.4 模型初始和边界条件第95-96页
        7.1.5 鱼鳞坑无覆盖措施模型的构建第96页
        7.1.6 鱼鳞坑加秸秆覆盖措施模型的构建第96页
    7.2 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率定和模型的验证第96-107页
        7.2.1 裸地对照措施实测土壤水分运动参数模拟第97-99页
        7.2.2 利用InverseSolution法对裸地对照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率定第99-100页
        7.2.3 利用MCMC-DREAM法对裸地对照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率定第100-102页
        7.2.4 利用MCMC-DREAM法对鱼鳞坑无覆盖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率定第102-103页
        7.2.5 利用MCMC-DREAM法对鱼鳞坑秸秆覆盖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率定第103页
        7.2.6 模型的验证第103-107页
    7.3 模型的应用第107-111页
        7.3.1 生育期日降雨量和坡面径流第107-108页
        7.3.2 土壤蒸发动态变化过程第108-109页
        7.3.3 枣树蒸腾动态变化过程第109-110页
        7.3.4 日入渗量动态变化过程第110页
        7.3.5 土壤储水动态变化过程第110-111页
    7.4 小结第111-112页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第112-115页
    8.1 主要结论第112-113页
    8.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作者简介第123-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锌元素对梅鹿辄葡萄果实与葡萄酒质量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葡萄WRKY家族基因的鉴定及VlWRKY58和VaWRKY10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