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4页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9页
        1.选题背景第8-9页
        2.研究意义第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1-12页
        1.研究思路第12页
        2.研究方法第12页
    (四)论文创新点第12-14页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概述第14-22页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4-16页
        1.生态的含义第14-15页
        2.生态道德第15页
        3.生态道德教育第15页
        4.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第15-16页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第16-19页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道德思想第16-18页
        2.西方的生态伦理思想第18-19页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第19-22页
        1.我国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急需生态道德教育第19-20页
        2.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第20页
        3.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需要生态道德教育第20-22页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第22-26页
    (一)现今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已取得的成绩第22-23页
        1.部分大学生生态意识逐步增强第22页
        2.部分大学生开始自觉地践行生态道德行为第22-23页
        3.部分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第23页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6页
        1.大学生生态意识仍较薄弱第23页
        2.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课程欠缺第23-24页
        3.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方法过于单一第24页
        4.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第24-25页
        5.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欠缺第25-26页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6-28页
    (一)大学生自身生态道德修养欠缺第26页
    (二)高校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重视度不够第26-27页
    (三)社会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欠佳第27-28页
四、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第28-37页
    (一)丰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第28-30页
        1.生态自然观教育第28-29页
        2.生态价值观教育第29页
        3.生态伦理观教育第29-30页
    (二)创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方法第30-34页
        1.生态理论教育法第30-32页
        2.生态环境熏陶法第32页
        3.生态道德讨论法第32-33页
        4.生态道德实践法第33-34页
    (三)建设高水平的生态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第34页
        1.注重培养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师第34页
        2.提升大学生辅导员的生态道德素质第34页
    (四)营造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第34-37页
        1.优化当前社会生态道德环境第35页
        2.注重家庭生态道德教育,创设良好的生态教育环境第35页
        3.加强高校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附录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下一篇: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儒学当代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