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2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 研究背景第8页
        2.研究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0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三)研究方法第10-11页
    (四)本文研究特色第11-12页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诠释第12-19页
    (一)生命的内涵及特性第12-13页
    (二)生命教育的含义和基本内容第13-19页
        1.生命教育的含义第13-14页
        2.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第14-19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借鉴第19-24页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第19-20页
        1.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第19-20页
        2.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0页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思想第20-22页
        1. 儒家关于生命教育的优秀思想第20-21页
        2. 道家关于生命教育的优秀思想第21-22页
    (三)国外生命教育哲学第22-24页
        1.古希腊哲学观第22页
        2.人本主义的生命观第22页
        3.“敬畏生命”的生命观第22-24页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根由第24-29页
    (一)大学生主体内在因素第24-25页
        1.对生命的敬畏感不足第24页
        2.生命承受能力脆弱第24-25页
        3.情感存在危机第25页
        4.适应社会存在困难第25页
    (二)学校、家庭、社会的外在因素第25-29页
        1.高校生命教育课程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第26-27页
        2.家庭忽视对子女的生命教育第27页
        3.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第27-29页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原则与途径第29-38页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原则第29-30页
        1.社会化原则第29页
        2.个性化原则第29-30页
        3.生活化原则第30页
        4.以人为本的原则第30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第30-38页
        1.完善高校的生命教育教学第31-34页
        2.搭建家庭生命教育平台第34-35页
        3.建立社会生命教育的平台第35-36页
        4.大学生自身的生命教育第36-38页
结束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省群众体育内源型发展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