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1.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6页 |
1.3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6-19页 |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31页 |
2.1 国内外学者对胜任力内涵的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2.1.1 胜任力的概念 | 第19-21页 |
2.1.2 关于胜任力概念研究的小结 | 第21-22页 |
2.2 国内外对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 第22-24页 |
2.2.1 国外的研究成果 | 第22-23页 |
2.2.2 国内的研究成果 | 第23-24页 |
2.3 行政管理领域的胜任力模型相关研究 | 第24-26页 |
2.3.1 国外行政管理胜任力模型研究 | 第24页 |
2.3.2 国内行政管理胜任力模型研究 | 第24-25页 |
2.3.3 中外相关研究的比较 | 第25-26页 |
2.4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 第26-27页 |
2.5 胜任力模型的检验方法 | 第27-29页 |
2.6 胜任力与绩效的关系 | 第29页 |
2.6.1 胜任力与绩效的关系 | 第29页 |
2.6.2 绩效的结构 | 第29页 |
2.7 当前我国行政职工胜任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非领导岗位行政职工胜任力模型的理论框架 | 第31-37页 |
3.1 本章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31页 |
3.2 关键事件访谈 | 第31-33页 |
3.2.1 访谈内容 | 第31-32页 |
3.2.2 访谈成果 | 第32-33页 |
3.3 初始胜任特征词典与理论框架 | 第33-34页 |
3.4 初始胜任力行为测量问卷的生成 | 第34-37页 |
第四章 胜任力模型和问卷的检验研究 | 第37-53页 |
4.1 本章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37页 |
4.2 胜任力的重要度研究 | 第37-46页 |
4.2.1 交叉证实检验 | 第37-42页 |
4.2.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42-43页 |
4.2.3 岗位性质变量对重要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4 重要度研究的小结 | 第44-46页 |
4.3 胜任力的符合度测量 | 第46-53页 |
4.3.1 问卷的发放与样本的选择 | 第46页 |
4.3.2 符合度研究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6-47页 |
4.3.3 胜任力水平的差异分析 | 第47-52页 |
4.3.4 符合度研究的结果讨论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胜任力与绩效的法则关系模型研究 | 第53-65页 |
5.1 本章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53页 |
5.2 行政职工绩效的因子结构研究 | 第53-59页 |
5.2.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53-54页 |
5.2.2 绩效模型的构建 | 第54-57页 |
5.2.3 绩效测评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57-58页 |
5.2.4 绩效指标赋权 | 第58-59页 |
5.3 绩优组与普通组胜任力水平的差异检验 | 第59页 |
5.4 胜任力与绩效法则关系模型的提出 | 第59-61页 |
5.5 胜任力与绩效的法则关系模型检验 | 第61-63页 |
5.5.1 胜任力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第61页 |
5.5.2 胜任力与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61-63页 |
5.6 第五章的研究结论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9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6.2 应用前景 | 第66页 |
6.3 研究的局限 | 第66页 |
6.4 后续建议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