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转型期行政机关非领导岗位职工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1.1.3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5页
    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1 理论意义第15-16页
        1.2.2 实践意义第16页
    1.3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6-19页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3 研究方法第17页
        1.3.4 研究的创新点第17-1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9-31页
    2.1 国内外学者对胜任力内涵的相关研究第19-22页
        2.1.1 胜任力的概念第19-21页
        2.1.2 关于胜任力概念研究的小结第21-22页
    2.2 国内外对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与应用第22-24页
        2.2.1 国外的研究成果第22-23页
        2.2.2 国内的研究成果第23-24页
    2.3 行政管理领域的胜任力模型相关研究第24-26页
        2.3.1 国外行政管理胜任力模型研究第24页
        2.3.2 国内行政管理胜任力模型研究第24-25页
        2.3.3 中外相关研究的比较第25-26页
    2.4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第26-27页
    2.5 胜任力模型的检验方法第27-29页
    2.6 胜任力与绩效的关系第29页
        2.6.1 胜任力与绩效的关系第29页
        2.6.2 绩效的结构第29页
    2.7 当前我国行政职工胜任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第三章 非领导岗位行政职工胜任力模型的理论框架第31-37页
    3.1 本章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31页
    3.2 关键事件访谈第31-33页
        3.2.1 访谈内容第31-32页
        3.2.2 访谈成果第32-33页
    3.3 初始胜任特征词典与理论框架第33-34页
    3.4 初始胜任力行为测量问卷的生成第34-37页
第四章 胜任力模型和问卷的检验研究第37-53页
    4.1 本章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37页
    4.2 胜任力的重要度研究第37-46页
        4.2.1 交叉证实检验第37-42页
        4.2.2 信度和效度检验第42-43页
        4.2.3 岗位性质变量对重要度的影响第43-44页
        4.2.4 重要度研究的小结第44-46页
    4.3 胜任力的符合度测量第46-53页
        4.3.1 问卷的发放与样本的选择第46页
        4.3.2 符合度研究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第46-47页
        4.3.3 胜任力水平的差异分析第47-52页
        4.3.4 符合度研究的结果讨论第52-53页
第五章 胜任力与绩效的法则关系模型研究第53-65页
    5.1 本章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53页
    5.2 行政职工绩效的因子结构研究第53-59页
        5.2.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第53-54页
        5.2.2 绩效模型的构建第54-57页
        5.2.3 绩效测评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第57-58页
        5.2.4 绩效指标赋权第58-59页
    5.3 绩优组与普通组胜任力水平的差异检验第59页
    5.4 胜任力与绩效法则关系模型的提出第59-61页
    5.5 胜任力与绩效的法则关系模型检验第61-63页
        5.5.1 胜任力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第61页
        5.5.2 胜任力与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61-63页
    5.6 第五章的研究结论第63-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9页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65-66页
    6.2 应用前景第66页
    6.3 研究的局限第66页
    6.4 后续建议第66-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附录第71-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Y区城市管理部门绩效评估及改进对策
下一篇:对口援藏政策实施研究--以北京市对口支援拉萨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