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1.1 血竭的资源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1.2 血竭中二氢查耳酮类及其多聚体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12-16页 |
1.3 竭的药理活性研究 | 第16-17页 |
1.3.1 活血化瘀作用 | 第16页 |
1.3.2 止血作用 | 第16页 |
1.3.3 消炎、止痛、抗菌作用 | 第16页 |
1.3.4 降血糖作用 | 第16页 |
1.3.5 对抗雌激素作用 | 第16页 |
1.3.6 体外抗氧化作用 | 第16-17页 |
1.3.7 抗肿瘤作用 | 第1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23页 |
2.1.1 样品来源 | 第18-19页 |
2.1.2 肿瘤细胞株 | 第19页 |
2.1.3 人体病原菌 | 第19-20页 |
2.1.4 培养基 | 第20页 |
2.1.5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2.1.6 试剂及耗材 | 第21-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2.2.1 分离纯化 | 第23-25页 |
2.2.2 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 第25页 |
2.2.3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2.2.4 GC-MS方法 | 第26页 |
2.2.5 海南龙血竭指纹图谱建立方法 | 第26页 |
2.2.6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 第26-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51页 |
3.1 海南龙血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 第29-41页 |
3.1.1 海南龙血竭的化学成分 | 第29-38页 |
3.1.2 抗菌活性 | 第38-41页 |
3.1.3 体外抗肿瘤活性 | 第41页 |
3.2 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 第41-44页 |
3.2.1 GC-MS结果 | 第41-44页 |
3.3 海南龙血竭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44-48页 |
3.3.1 海南龙血竭、海南龙血树和云南血竭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肿瘤活性的比较 | 第45-46页 |
3.3.2 海南龙血竭的指纹图谱 | 第46-48页 |
3.4 海南龙血树茎提取物及其酚性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48-51页 |
3.4.1 海南龙血树茎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 第48-49页 |
3.4.2 海南龙血树新鲜茎中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 第49-51页 |
4 总结与讨论 | 第51-53页 |
4.1 海南龙血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 第51页 |
4.2 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 第51页 |
4.3 海南龙血竭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51-52页 |
4.4 海南龙血树茎提取物及其酚性化合物的抗氧化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缩略语表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6页 |
个人简介 | 第66页 |
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