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第7-8页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4 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9-10页 |
第二章 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概述 | 第10-19页 |
2.1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开发现状 | 第10-13页 |
2.2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问题 | 第13-14页 |
2.3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 第14-19页 |
2.3.1 生态补偿概念 | 第14-15页 |
2.3.2 生态补偿类型 | 第15-16页 |
2.3.3 生态补偿原则 | 第16-17页 |
2.3.4 生态补偿途径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4页 |
3.1 煤炭资源的生态成本核算研究 | 第19-21页 |
3.2 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研究 | 第21-24页 |
第四章 云南富源煤炭资源开发现状 | 第24-36页 |
4.1 富源煤炭资源分布与开发概况 | 第24-25页 |
4.2 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问题 | 第25-28页 |
4.3 富源煤炭资源开发的成本费用构成和收益分配现状 | 第28-36页 |
4.3.1 煤炭资源开发的成本费用构成 | 第28-31页 |
4.3.2 煤炭资源开发的收益分配现状 | 第31-36页 |
第五章 云南富源煤炭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 第36-39页 |
5.1 成本核算失真,煤炭价格扭曲 | 第36页 |
5.2 权益主体收益分配不合理、利益冲突严重 | 第36-37页 |
5.3 生态补偿资金短缺、资金使用条块割据 | 第37页 |
5.4 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方式单一 | 第37-39页 |
第六章 建立和完善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以云南富源为例 | 第39-53页 |
6.1 处理好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几大关系 | 第39页 |
6.2 生态补偿的立法制度 | 第39-40页 |
6.3 生态补偿的财税制度 | 第40-41页 |
6.4 生态补偿的矿权管理制度 | 第41页 |
6.5 生态补偿的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 第41-42页 |
6.5.1 完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核算办法 | 第41-42页 |
6.5.2 遏制恶性竞争,稳定煤价 | 第42页 |
6.5.3 政府监督和价格调控 | 第42页 |
6.6 生态补偿的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 第42-44页 |
6.7 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 | 第44-53页 |
6.7.1 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主体、客体与对象 | 第44-45页 |
6.7.2 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方法 | 第45-46页 |
6.7.3 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评估方法 | 第46页 |
6.7.4 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组织保障 | 第46-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