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1 前言 | 第14-29页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第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1.2.1 骨骼肌的发育过程 | 第14-16页 |
1.2.2 调节骨骼肌发育的重要转录因子 | 第16-17页 |
1.2.3 转录因子TEAD1家族的调控作用 | 第17-20页 |
1.2.4 CHIP-on-chip筛选出的TEAD1的靶基因分析 | 第20-22页 |
1.2.5 基因转录水平调控的研究方法 | 第22-27页 |
1.2.5.1 基因顺式作用元件的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2.5.2 DNA-蛋白质互作的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7-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50页 |
2.1 材料 | 第29-35页 |
2.1.1 实验样品 | 第29页 |
2.1.2 细胞系、菌株和载体 | 第29-31页 |
2.1.3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31-33页 |
2.1.3.1 购买试剂、耗材及技术服务 | 第31-32页 |
2.1.3.2 配制试剂 | 第32-33页 |
2.1.4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 第33页 |
2.1.5 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及软件 | 第33-35页 |
2.2 方法 | 第35-50页 |
2.2.1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5页 |
2.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5页 |
2.2.3 DNA,RNA和cDNA样品的制备 | 第35-38页 |
2.2.3.1 小鼠肌肉组织DNA的提取 | 第35-36页 |
2.2.3.2 组织和细胞RNA的提取 | 第36-38页 |
2.2.4 超表达载体和启动子载体构建 | 第38-40页 |
2.2.4.1 TEAD1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39页 |
2.2.4.2 靶基因启动子载体的构建 | 第39-40页 |
2.2.5 目标基因的表达量检测 | 第40-42页 |
2.2.5.1 小鼠TEAD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 | 第40页 |
2.2.5.2 靶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40-42页 |
2.2.6 细胞培养及转染 | 第42-44页 |
2.2.6.1 细胞复苏 | 第42-43页 |
2.2.6.2 细胞培养 | 第43页 |
2.2.6.3 细胞转染 | 第43-44页 |
2.2.6.4 细胞冻存 | 第44页 |
2.2.7 细胞周期检测方法 | 第44-45页 |
2.2.8 靶基因启动子活性测定 | 第45-46页 |
2.2.9 凝胶迁移实验(EMSA) | 第46-50页 |
2.2.9.1 靶基因探针的设计 | 第46-47页 |
2.2.9.2 小鼠肌肉细胞核蛋白的提取 | 第47-48页 |
2.2.9.3 EMSA实验设计 | 第48-49页 |
2.2.9.4 EMSA操作步骤 | 第49-5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0-65页 |
3.1 芯片数据及靶基因分析 | 第50-51页 |
3.2 TEAD1基因功能研究 | 第51-57页 |
3.2.1 组织及细胞总RNA提取结果 | 第51-52页 |
3.2.2 TEAD1基因的表达谱 | 第52-53页 |
3.2.2.1 小鼠TEAD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 | 第52页 |
3.2.2.2 在C2C12细胞不同分化时期TEAD1基因的表达量 | 第52-53页 |
3.2.3 TEAD1基因对C2C12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 第53-57页 |
3.2.3.1 TEAD1基因在C2C12细胞中的真核表达结果 | 第53-54页 |
3.2.3.2 C2C12细胞分化标记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 第54-55页 |
3.2.3.3 TEAD1基因的超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5-57页 |
3.3 靶基因验证结果 | 第57-62页 |
3.3.1 Mrpl21,Ndufa6,Ccne1为TEAD1的靶基因 | 第57-60页 |
3.3.1.1 Mrpl21,Ndufa6,Ccne1基因启动子序列预测 | 第57-58页 |
3.3.1.2 靶基因表达量变化 | 第58-59页 |
3.3.1.3 靶基因的启动子活性检测 | 第59-60页 |
3.3.1.4 EMSA实验验证靶基因 | 第60页 |
3.3.2 Ankrd42基因间接受TEAD1调控 | 第60-62页 |
3.3.2.1 Ankrd42受TEAD1调控的证据 | 第60-62页 |
3.3.2.2 Ankrd42基因不直接受TEAD1调控 | 第62页 |
3.4 靶基因功能初步研究 | 第62-65页 |
3.4.1 靶基因在分化的C2C1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 第62-63页 |
3.4.2 Mrpl21基因的启动子分析 | 第63-65页 |
4 讨论 | 第65-72页 |
4.1 关于本研究的思路 | 第65页 |
4.2 实验结果的讨论 | 第65-68页 |
4.2.1 转录因子TEAD1对C2C12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分析 | 第65-66页 |
4.2.2 TEAD1如何实现对靶基因的调控 | 第66-67页 |
4.2.3 TEAD1对靶基因调控的意义 | 第67-68页 |
4.2.4 Mrpl21基因表达调控的深入理解 | 第68页 |
4.3 实验方法的讨论 | 第68-72页 |
4.3.1 关于基因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8-69页 |
4.3.2 超表达载体及启动子载体的构建 | 第69-70页 |
4.3.3 细胞周期检测实验的条件控制 | 第70页 |
4.3.4 成功的EMSA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 | 第70-72页 |
5 小结 | 第72-74页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 | 第72-73页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特色 | 第73页 |
5.3 本研究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附录 | 第82-85页 |
攻研期间发表与接受的文章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