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教学机、学习机论文

E-Learning中的情绪模型及建模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8-10页
图目录第10-13页
表目录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4-16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4页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2页
        1.2.1 E-Learning简介及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情感数字化建模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3 E-Learning中情绪分析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22页
    1.4 论文的章节结构第22-24页
第二章 E-Learning中建模的理论基础第24-38页
    2.1 情绪的描述及维度化理论第24-27页
        2.1.1 情绪与学业情绪的基本概念第24-25页
        2.1.2 情绪的空间描述及维度第25-27页
    2.2 情感计算及其在表情识别中的研究第27-28页
    2.3 OCC模型和三维学业情绪空间第28-30页
        2.3.1 OCC情绪模型第28-29页
        2.3.2 具有反向情绪的三维学业情绪空间第29-30页
    2.4 情绪识别模型整体框架第30-31页
    2.5 统计学习理论第31-36页
        2.5.1 理论背景第31-32页
        2.5.2 机器学习的基本问题第32-34页
        2.5.3 统计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第34页
        2.5.4 VC维(Vapnik Chervonenkis Dimension)第34-35页
        2.5.5 推广性的界第35-36页
        2.5.6 结构风险最小化第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E-Learning情绪样本数据分析第38-54页
    3.1 理论背景第38-39页
    3.2 对人脸面积样本数据分析第39-44页
    3.3 对瞳孔间距样本数据分析第44-47页
    3.4 对眼帘间距样本数据分析第47-51页
    3.5 对嘴角弧度样本数据分析第51-53页
    3.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E-Learning中情绪识别模型的构建第54-67页
    4.1 理论背景第54-56页
    4.2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第56-60页
        4.2.1 最优分类面和广义最优分类面第56-58页
        4.2.2 核心理论第58-59页
        4.2.3 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第59-60页
    4.3 建立SVM对趋避度、振作度和愉悦度分析模型第60-66页
        4.3.1 趋避度模型第60-62页
        4.3.2 振作度模型第62-64页
        4.3.3 愉悦度模型第64-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E-Learning中综合情绪模型的实现第67-73页
    5.1 在三维情绪空间中生成综合情绪第67-69页
        5.1.1 综合情绪计算方法第67-68页
        5.1.2 对综合情绪计算公式权重的推导第68-69页
    5.2 系统的开发环境第69-71页
        5.2.1 ECLIPSE简介第69-70页
        5.2.2 STRUTS简介第70页
        5.2.3 HIBERNATE简介第70-71页
    5.3 系统的实现第71-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论文所做工作第73-74页
    6.2 工作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一第79-80页
附录二第80-86页
致谢第86-87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87-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诊断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过程改进的教学过程跟踪模型的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