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3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 第15-20页 |
2.1 农民工及其自身特点 | 第15-16页 |
2.1.1 农民工 | 第15-16页 |
2.1.2 我国农民工的自身特点 | 第16页 |
2.2 农民工市民化 | 第16-17页 |
2.3 现阶段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 | 第17-20页 |
2.3.1 农民工市民化能够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 第17-18页 |
2.3.2 农民工市民化能够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融合 | 第18页 |
2.3.3 农民工市民化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 第18页 |
2.3.4 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发展 | 第18-20页 |
第3章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基于邯郸市的调查与分析 | 第20-27页 |
3.1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3.2 邯郸市农民工市民化概况 | 第21-22页 |
3.3 邯郸市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代表性问题 | 第22-27页 |
第4章 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7页 |
4.1 制度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 第27-33页 |
4.1.1 户籍制度 | 第27-30页 |
4.1.2 土地制度 | 第30-32页 |
4.1.3 劳动与就业制度 | 第32-33页 |
4.2 农民工自身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 第33-37页 |
4.2.1 农民工自身素质对市民化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2 农民工的思想状况对市民化意愿的影响 | 第34-37页 |
第5章 政策及建议 | 第37-44页 |
5.1 逐步打破户籍制度限制 | 第37-38页 |
5.1.1 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逐步建立起新型的人口登记管理制度 | 第37页 |
5.1.2 逐步弱化社会待遇和依附特权与户籍的联系 | 第37-38页 |
5.2 积极推进配套制度改革 | 第38-41页 |
5.2.1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 | 第38页 |
5.2.2 完善就业制度,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能力 | 第38-40页 |
5.2.3 创新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 第40页 |
5.2.4 构建过渡性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 第40-41页 |
5.3 积极构建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环境 | 第41-42页 |
5.4 加大相关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 | 第42页 |
5.5 农民工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融入城市社会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