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2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及研究目标 | 第11-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1.3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1.2.1 内部控制基本问题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2 担保企业的内部控制 | 第16-17页 |
1.2.3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 | 第17-19页 |
1.2.4 道德风险的研究 | 第19-25页 |
1.2.5 集团内部控制研究 | 第25页 |
1.2.6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第25-26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6-2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7页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7-29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9-35页 |
2.1 担保业和担保企业运作及担保产品的特点分析 | 第29-30页 |
2.2 担保企业集团风险控制原理 | 第30-33页 |
2.2.1 信用风险违约概率分布 | 第30页 |
2.2.2 基于业务规模的担保企业风险控制原理 | 第30-32页 |
2.2.3 基于业务规模与组织规模匹配的担保企业风险控制原理 | 第32-33页 |
2.3 担保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担保集团母公司及其对子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研究 | 第35-54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和担保集团母公司风险管理理念 | 第35-36页 |
3.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5页 |
3.1.2 担保集团母公司风险管理理念 | 第35-36页 |
3.2 担保集团母公司董事会与权力制衡机制 | 第36-37页 |
3.3 担保集团母公司组织结构与母子公司权责分配机制 | 第37-41页 |
3.3.1 担保集团母公司组织结构 | 第37-38页 |
3.3.2 担保集团内控管理部门及其功能定位 | 第38页 |
3.3.3 担保集团与子公司的权责分配机制 | 第38-41页 |
3.4 担保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人员管理机制 | 第41-42页 |
3.4.1 用人分级管理权及督导机制 | 第41页 |
3.4.2 担保集团的培训机制 | 第41-42页 |
3.5 担保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道德风险防控机制 | 第42-49页 |
3.5.1 担保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激励与约束 | 第42-43页 |
3.5.2 基于团队道德风险模型的担保子公司激励约束机制 | 第43-49页 |
3.6 担保集团内部控制的集成协同作用机制及循环作用机理 | 第49-5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4 担保集团子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研究 | 第54-91页 |
4.1 相关概念界定和担保集团子公司风险管理理念 | 第54-56页 |
4.1.1 担保企业人员风险与道德风险概念的界定 | 第54-55页 |
4.1.2 担保集团子公司风险管理理念 | 第55-56页 |
4.2 担保子公司治理结构与权力制衡机制 | 第56-59页 |
4.2.1 治理结构及高管机构权力制衡 | 第57-58页 |
4.2.2 高管机构权力制衡方式 | 第58-59页 |
4.3 担保子公司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机制 | 第59-61页 |
4.4 担保子公司人员管理机制 | 第61-62页 |
4.4.1 人员管理自主权及义务 | 第61-62页 |
4.4.2 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 | 第62页 |
4.5 担保子公司人员道德风险防控机制 | 第62-85页 |
4.5.1 基于担保业务链的人员道德风险防控机制分析 | 第62-74页 |
4.5.2 “聘训用”工作中人员道德风险的防控机制分析 | 第74-85页 |
4.6 担保子公司内部控制的集成协同作用机制及循环作用机理 | 第85-8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5 担保集团内部控制机制的案例研究 | 第91-113页 |
5.1 研究检验框架 | 第91-93页 |
5.2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93-102页 |
5.2.1 案例企业的选择 | 第93-94页 |
5.2.2 资料(数据)来源 | 第94-95页 |
5.2.3 资料(数据)分析 | 第95-102页 |
5.3 案例分析 | 第102-111页 |
5.3.1 担保集团内部控制机制 | 第102-106页 |
5.3.2 担保子公司内部控制机制 | 第106-11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6 担保集团道德风险内控机制的实证研究 | 第113-134页 |
6.1 基于团队道德风险模型的担保集团对子公司内控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113-118页 |
6.1.1 理论假设 | 第113-114页 |
6.1.2 研究设计 | 第114-115页 |
6.1.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115-118页 |
6.2 基于两阶段道德风险模型的业务经理道德风险激励约束机制实证分析 | 第118-123页 |
6.2.1 理论假设 | 第118-119页 |
6.2.2 研究设计 | 第119-120页 |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120-123页 |
6.3 招聘工作中防控总经理道德风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123-128页 |
6.3.1 理论假设 | 第123-124页 |
6.3.2 研究设计 | 第124-126页 |
6.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126-128页 |
6.4 培训工作中防控部门经理道德风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128-132页 |
6.4.1 理论假设 | 第128页 |
6.4.2 研究设计 | 第128-130页 |
6.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130-13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34-137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34-136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7页 |
附录1 | 第147-148页 |
附录2 | 第148-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152-153页 |
致谢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