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作品评论和研究论文

中美文学与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跨文化阐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7-10页
第一章 不同时代与文化背景下的花木兰形象第10-19页
    1.1 中国花木兰 从古代到现代第10-14页
        1.1.1 古典诗歌《木兰辞》 原始花木兰形象第10-12页
        1.1.2 国产电影《花木兰》 现代中国视角下的花木兰第12-14页
    1.2 美国视野中的花木兰形象第14-19页
        1.2.1 动画电影木兰 典型西方视野下的叛逆花木兰第14-16页
        1.2.2 《女勇士》 双重文化夹击下杂糅变异的花木兰第16-19页
第二章 中美花木兰形象的文化比较与阐析第19-29页
    2.1 时间转换下的花木兰第19-22页
        2.1.1 古诗《木兰辞》 塑造一个时代需要的传奇女英雄第19-20页
        2.1.2 电影《花木兰》 诠释一个有血有肉的英勇奇女子第20-22页
    2.2 空间位移后的花木兰第22-29页
        2.2.1 木兰行为选择的比较第22-24页
        2.2.2 木兰个人价值观的比较第24-26页
        2.2.3 木兰社会价值取向的比较第26-29页
第三章 花木兰形象演变的文化探源第29-38页
    3.1 现代中国木兰与媒介时代的关联第29-30页
    3.2 西部牛仔式木兰和西方眼中的典型东方意象第30-33页
        3.2.1 文化误读 情境的东方奇观与人物的刻板印象第31-32页
        3.2.2 西方中心主义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第32-33页
    3.3 木兰杂糅形象缘由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第33-36页
        3.3.1 在海外华人文学文本中变异的意义第33-34页
        3.3.2 《女勇士》中花木兰形象的东方主义解构第34-35页
        3.3.3 木兰新篇——东方的自我重塑与反思第35-36页
    3.4 跨文化对话与文化融合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致谢第42-43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迟子建小说意象叙事研究
下一篇:文学翻译中的诗学操纵--以梁实秋和方平的《仲夏夜之梦》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