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监控软件设计及其在河口大桥的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2 桥梁结构分析软件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概况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概况第11-14页
    1.3 Matlab 混合编程技术简介第14-1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8页
2 BCM 软件介绍第18-48页
    2.1 程序运行环境、基本功能、数据传递方式和模块组成第18-21页
    2.2 数据输入及 Excel 编程第21-35页
        2.2.1 输入 Excel 表设计及数据输入第21-32页
        2.2.2 Excel 编程简介第32-35页
    2.3 主程序界面设计第35-42页
    2.4 图形显示和输出 Excel 文件内容第42-46页
        2.4.1 模型显示第42-43页
        2.4.2 荷载显示第43-44页
        2.4.3 输出 Excel 文件内容第44-46页
    2.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3 杆系有限元基础知识及基础函数编程第48-98页
    3.1 刚臂在桥梁模型中的应用第48-54页
        3.1.1 杆件端头存在刚臂第49-50页
        3.1.2 节点与杆件形心存在偏心第50-51页
        3.1.3 截面形心变化第51-52页
        3.1.4 单元荷载加载线和截面形心线不重合第52-53页
        3.1.5 考虑刚臂的结构分析的三种方法及其优缺点第53页
        3.1.6 刚臂在单元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第53-54页
    3.2 四种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第54-65页
        3.2.1 四种坐标系定义第54-56页
        3.2.2 节点位移、杆端位移和杆端内力的描述第56-57页
        3.2.3 杆端位移和内力的坐标变换第57-64页
        3.2.4 坐标变换的逆变换第64页
        3.2.5 坐标变换矩阵计算函数程序第64-65页
    3.3 考虑剪切变形的单元刚度矩阵第65-71页
        3.3.1 主惯性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第65-67页
        3.3.2 单元刚度矩阵的退化及单元类型定义第67-69页
        3.3.3 结构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第69页
        3.3.4 单元刚度矩阵计算函数程序第69-71页
    3.4 节点荷载第71-75页
        3.4.1 模型输入节点荷载实例与节点荷载的集成第71-72页
        3.4.2 节点荷载在“有限元步进法”中的应用第72-75页
    3.5 单元等效节点荷载第75-80页
        3.5.1 单元等效节点荷载分类第75-77页
        3.5.2 单元荷载换算成等效节点荷载的原理第77-78页
        3.5.3 平面刚架单元在节间荷载作用下的固端力第78-79页
        3.5.4 等效节点荷载计算和集成函数程序第79-80页
    3.6 预应力荷载第80-86页
        3.6.1 预应力损失第80-84页
        3.6.2 预应力荷载的自平衡性第84-85页
        3.6.3 预应力荷载计算函数第85-86页
    3.7 整体刚度矩阵集成、存储和分解第86-96页
        3.7.1 整体刚度矩阵第86-87页
        3.7.2 边界约束条件的处理第87-90页
        3.7.3 整体刚度矩阵的一维变带宽存储和程序实现第90-91页
        3.7.4 一维变带宽存储整体刚度矩阵的分解第91-95页
        3.7.5 一维变带宽存储系数矩阵的回代求解第95-96页
    3.8 本章小结第96-98页
4 计算主函数设计第98-134页
    4.1 计算主函数 OC_jisuan2 基本流程图第99-102页
    4.2 确定计算结构体系第102-105页
        4.2.1 组成基本结构组第102-103页
        4.2.2 叠合截面变化对结构组的更改第103-104页
        4.2.3 索力调整对结构组的更改第104-105页
    4.3 确定约束条件第105-106页
        4.3.1 支座约束的集成第105-106页
        4.3.2 主从节点约束的集成第106页
    4.4 荷载列阵集成第106-117页
        4.4.1 普通单元荷载集成第107-108页
        4.4.2 索力调整对节点荷载列阵的更改第108-109页
        4.4.3 单元增加减少对荷载组的更改第109-111页
        4.4.4 支座和主从节点拆除对节点荷载列阵的影响第111-112页
        4.4.5 温度对等效节点荷载表的影响第112-113页
        4.4.6 支座位移对等效节点荷载表的更改第113-114页
        4.4.7 预应力荷载对节点荷载表的更改第114-115页
        4.4.8 添加节点荷载第115-116页
        4.4.9 添加单元荷载第116-117页
    4.5 后处理第117-124页
        4.5.1 求节点位移增量第117-118页
        4.5.2 求单元内力增量第118-119页
        4.5.3 支座位移对节点位移的修正第119-120页
        4.5.4 将索力调整加入到单元内力增量表中第120-121页
        4.5.5 求应力增量第121-122页
        4.5.6 求约束反力增量第122-123页
        4.5.7 计算结果累加第123-124页
    4.6 大位移效应、放线预拱度和构件预制尺寸第124-130页
        4.6.1 大位移效应第124-127页
        4.6.2 放线预拱度值和构件预制尺寸第127-130页
        4.6.3 放线预拱度值和构件预制尺寸计算的程序设计第130页
    4.7 主函数的三种调用方式第130-132页
    4.8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5 BCM 软件在河口大桥中的应用第134-154页
    5.1 河口大桥简介第134-139页
        5.1.1 河口大桥总体布置第134-137页
        5.1.2 施工方案简介第137-139页
    5.2 监控模型设计和主要计算结果第139-151页
        5.2.1 监控模型设计第139-140页
        5.2.2 主要计算结果第140-151页
    5.3 同类软件对比第151-153页
    5.4 本章小结第153-154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54-156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154页
    6.2 BCM 软件未来的改进方向第154-156页
致谢第156-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60页
附录第160-215页
    A 程序清单第160-215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215页

论文共2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复合材料层的谐波减速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通用型线方程的径向滑动轴承动态特性研究